波罗镇“妇女之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妇女群众为中心,充分发挥“联”的优势,以解决妇女儿童急难愁盼问题为重点,主动服务求实效,在送政策、送法律、送培训、送健康、送关爱“五送”活动上下功夫,切实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不断提升妇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送政策,主动上门解民惑,当好政策解读“宣讲人”
镇“妇女之家”充分发挥基层妇联阵地优势,依托妇联系统“主题活动+妇联干部+新媒体”的宣传矩阵,开展系列理论政策宣讲活动。持续开展“家越美 粤幸福”“巾帼大宣讲”“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活动,深入学习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并邀请妇女群众分享报告心得、讲述中国故事,激发妇女群众学习理论政策的内生动力;组建妇联干部“家门口唠嗑员”,通过与妇女群众面对面“唠嗑”的形式,用地道的波罗话,将政策理论宣讲的触角延伸到村民家门口,以身边的“变化”阐述国家政策的“大形势”,以“身边事”解读“好政策”,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联合乡村新闻官拍摄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主题宣讲视频,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宣讲格局,把党的创新理论送至妇女群众身边。
▲宣讲会
二、送法律,倾听民心解民忧,当好妇女权益“守护人”
镇“妇女之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打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筑牢妇女权益保护墙。在“三八”维权月、“4.15”国家安全日、民法典宣传月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摆放咨询台、发放宣传册、解答群众咨询等形式,向妇女群众宣传《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对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提供相关法律建议,把法律知识化作“春风细雨”温暖每一位妇女群众,引导妇女群众尊法、守法、用法,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组织线下培训,邀请驻镇法律顾问开设“妇女普法课堂”,以法律条文与现实案例相结合的形式,为妇女群众开展反家暴法及电信诈骗、网络诈骗、涉赌涉毒、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反对拐卖人口等知识宣讲,进一步增强广大妇女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普法宣传
三、送培训,提升巾帼创业就业技能,当好妇女致富“助力人”
镇“妇女之家”联合多方力量,整合资源,通过系列培训活动,增强妇女群众就业创业信心,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姐妹,发挥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联合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开展电商培训班,妇女群众积极探讨交流,踊跃参与,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操作性和借鉴性,在“家门口”学到了实用技能知识,开阔了发展思路,提升了就业技能,拓宽了就业渠道。与镇人社所共同组织开展波罗镇首批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等级(三级)认定培训班,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参加职称评审、技能等级认定,帮助她们在推进乡村振兴、致富增收征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全力推进巾帼创业金融扶持行动,以市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第五期)为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扶持女性创业就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着力解决妇女在创业和发展生产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2023年,已协助2名妇女创业者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申请。
▲培训活动
四、送健康,关注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当好妇女同胞“娘家人”
镇“妇女之家”聚焦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努力扩大妇女健康知识覆盖面,及时送上“娘家人”贴心关怀。常态化开展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合理膳食等健康知识宣传,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妇女成为文明、健康、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和践行者。镇村妇女参加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人数逐年增加,参保率逐年大幅提高,针对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的女性安康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两癌”知识及女性健康知识,发动各基层妇女积极参与“两癌”筛查活动,为广大妇女群众健康“保驾护航”。2023年,动员100余名农村妇女参加“两癌”免费筛查。
▲健康知识宣传
五、送关爱,扶弱帮困察妇情,当好妇女姐妹“贴心人”
镇“妇女之家”倾情服务广大妇女群众,做细做实走访慰问工作,用心用情密织“关爱网”。与民政部门进行衔接,扩大重点人群和家庭范畴,落实应纳尽纳,开展对重点人群、重点家庭摸底排查、造册登记,并定期深访、细访单亲贫困母亲和困境儿童等重点人群。在春节期间、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时间节点开展慰问单亲特困家庭母亲和困境儿童活动,详细了解她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叮嘱她们要注意家庭用火用电安全,严防煤气中毒、火灾和触电事故,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妇女群众心坎上。积极链接资源开展关爱帮扶,组织“扶贫慈善公益活动”“一心基金助学行动”“党建引领送温暖 电商行业献爱心”等公益捐赠活动,为重点人群送去爱心物资,凝结社会各界力量关爱,用小善大爱传递暖心温度。
▲走访慰问
供稿:波罗镇宣传办 妇联 杨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