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建立健全会计人员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会计行业进一步提高诚信水平,2018年4月19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8〕9号)。
一、《指导意见》的出台意义
会计人员诚信建设是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对增强会计人员诚信意识,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调要“推进诚信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98号)、《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等文件,对社会诚信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指明了方向。制定发布《指导意见》,对会计人员诚信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措施。
二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缺失必将危及市场经济根基。当前,在全社会日益高度重视诚信建设的背景下,会计诚信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已成为影响会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制定发布《指导意见》,对全面加强会计人员诚信体系建设作出部署,努力营造良好会计诚信氛围,是积极作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三是适应会计人员管理工作转型升级的需要。多年来,会计人员管理主要以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为基础。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行政许可。这一新情况,对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会计监管工作转型升级,从以行业准入管理为主,向事中事后管理服务为主进行转变。会计诚信情况是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过程中遵循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等情况的综合体现,加强会计人员诚信管理,有利于引导、督促会计人员坚持职业操守,依法开展会计工作。制定发布《指导意见》,对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工作进行统筹部署,是主动适应会计人员管理工作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指导意见》的体例结构及主要内容
《指导意见》包括总体要求、三个方面共八项具体措施以及有关组织实施要求。
一是总体要求。总体要求确立了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明确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要遵循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健全机制、有序推进,加强教育、奖惩结合等基本原则。
二是具体措施。从增强会计人员诚信意识、加强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健全会计人员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八项具体措施,要求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约束、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大力弘扬会计诚信理念,提升会计人员诚信素养;强调将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列入“黑名单”,研究建立失信会计人员联合惩戒备忘录,实现信息的互换、互通和共享,要研究制定会计人员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会计人员信用信息体系和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强调要为守信会计人员提供更多机会和便利,对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实施约束和惩戒,加强对会计人员信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是组织实施。从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探索推动、广泛宣传动员等方面,对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组织实施提出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