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清远市英德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881007312322R/2024-00106 分类:
发布机构: 清远市英德市财政局 成文日期: 2024-09-09
名称: 英德财政“三点加力”探索实践县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9-09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英德财政“三点加力”探索实践县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发布日期:2024-09-09  浏览次数:-

近年来,英德市财政局积极主动履行职责,多点发力探索实践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切实为经济建设、民生改善提供有力支撑,推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2021—2023年连续三次入围财政部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全国前200名。

一是瞄准激励“突破点”,激发市镇发展新活力。完善市镇财政体制,推动落实《英德市镇级财政保障激励机制实施办法》。根据市镇财力实际情况将“三保”列为市级支出责任,由市财政足额纳入年初预算安排,并将每年镇街自行负担的相关经费约5亿元纳入市财政统筹解决;建立镇级招商引资奖励机制,凡属镇街引进的项目,按照产业、投资额分类,市财政分阶段给予一定奖励;建立税收收入增量分成机制,镇街税收收入超出基数的增量部分,实行市镇五五分成;鼓励镇街依法依规组织非税收入,所得收入分类型按相应比例安排给镇街;进一步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格局,在政策范围内,将新征地的征地包干经费分区域按照一定比例标准计算安排给镇街;建立健全垦造水田及拆旧复垦收益共享机制,垦造水田项目按照每亩5000元的标准安排前期补偿费包干给镇街,并对按时保质完成并形成指标的前3名给予奖励,拆旧复垦交易所得扣除成本及市级统筹部分外,其余部分安排给镇街;鼓励镇街盘活资产资源,将市直各单位位于镇街的闲置资产交由各镇街盘活处置,资产盘活处置收入的30%安排给所在镇街作为工作经费,充分调动镇街抓收入工作积极性,激发镇街干事创业活力与动力。

二是抓实增减“发力点”,加强收支两端协同力。成立“1+3”组织收入工作专班,加强收入形势分析研判,逐月分解细化组织收入计划,依法依规挖潜增收,确保应收尽收,因地制宜大力盘活政府资产资源,有效补充可用财力,全方位多渠道做大财政“蛋糕”,财政收入总量连续多年保持清远各县(市、区)第一。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机制,推动成立市政府投资项目事前绩效评估专责小组,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深入项目现场勘察,前移预算绩效管理“关口”,以事前绩效评估压实项目预算,切实提升部门“有保有压”的理财理念和风险防控的重视程度,改变部门项目筹资无压力、提升绩效无动力状况。2024年已完成39个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节省财政资金3.53亿元,节约率33.7%。推动出台财政节流八项措施,精打细算过紧日子,对项目前期费用按20%-50%比例下浮,做到“小钱小气,大钱大方”,全方位杜绝低效、无效项目挤占“三保”及重点民生项目建设的财力空间,坚决将“过紧日子”要求贯彻财政管理全过程。措施实施以来,共核减项目资金约2亿元。

三是站稳服务“落脚点”,夯实基础民生保障力积极推进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助推营商环境优化,精准服务企业发展,助力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增产增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一线了解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困难和问题,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拉动地区GDP稳步增长。2024年上半年,英德市GDP实现219.2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位列清远8个县(市、区)第一。围绕英德特色资源禀赋,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形成强有力的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财政支撑体系,助力构建“2+2+N”十百亿农业产业体系,统筹资金重点支持“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打造百亿农业产业,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抢抓省委“百千万工程”重大机遇,支持多项重点民生工程落地,不断提高公共财政“民生含量”。如投入3.81亿元推动石门台饮用水工程一期项目建设,让城区及周边镇群众30多万人饮上甘冽山泉水;投入8亿元建成省道S292线延长线,彻底解决了北江两岸广大群众行路难、过江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