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对照英德市委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锚定高质量发展总目标,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现将我镇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引领,夯实建功主阵地。一是思想政治建设持续加强。大洞镇依托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载体,深刻汲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营养,切实打牢主题教育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2023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讨16次、第一议题学习45次,基层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252次,党员大会24次。二是开设“三抓三促”干部大讲堂,提升大洞镇村干部职工业务知识与能力。共计开展31场培训,参训人员约1300人次。三是持续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一支13人的党建指导员队伍,指导下辖各党支部按照要求开展有关工作。四是坚持推进党管武装工作,大洞镇严格贯彻落实党管武装各项制度,扎实抓好民兵预备役建设,增强武装干部队伍力量。
(二)多措并举,“百千万工程”高位推进。一是持续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2023年积极利用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精准落实健康保障、务工就业、教育资助等多方面帮扶措施,合计投入6.4万元。二是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响应打造五大百亿产业丝苗米产业群目标,整合苗花村131亩水田打造丝苗米种植基地,引进企业保底收购,发展大米适度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提高大米产品附加值。坚持“一村一品”,促成增城正旭公司与苗花村签订菜干长期采购协议,打造龙潭村水果木瓜种植基地80亩、麻蕉村粉葛种植基地200亩、大洞社区山茶种植基地12亩,整合大田村85亩撂荒地种植红薯,壮大村集体和农民经济收入,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三是坚持固本强基,补齐乡村振兴短板弱项。完成黄沙村机耕农桥、麻蕉村Y372砼路面建设,投入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和专项资金共2055万完成美丽圩镇基础设施项目、镇区自来水、消防管网升级改造。积极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工作,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带龙潭至麻蕉段一期工程,完成圩镇硬底化、黑底化、部分街道排污管道等补短板建设,完成美丽圩镇外立面改造二期工程,沿途打造小公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等7个。配套设立垃圾分类收集点45个,推动171个村民小组建立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投入800多万元推进圩镇安全饮用水扩容提质,完成陈洞沟口桥等多项民生工程,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精准发力,持续优化绿美生态大洞。一是坚持以竹为特色,推动绿美英德生态建设和麻竹百亿产业协同发展,打造麻竹笋连片种植示范点。二是加快营林绿化工作,已完成义务植树800株,植树面积20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770亩,低质低效林分改造1090亩,封山育林660亩,森林抚育完成面积6013亩。三是做好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巡查保护工作,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通过林长制现有的“一长三员”(村级林长、村级监督员、村级执法员、护林员)层层压实工作责任,逐步推广“三长联动”(林长+警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着力构建我镇区域协作、部门联动、打防结合、保障监督的行政、刑事和检察同向发力的生态保护新格局。
(四)压实责任,筑牢安全生产底线。一是深入推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属地监督管理责任。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732家次,出动检查人员2279人次,共发现安全隐患52个,已整改52个;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共发现重大安全隐患4个,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加强消防站建设。大洞镇投入资金95.1万元,完成改造建设大洞镇专职消防队营房并招聘了5名专职消防工作人员组建大洞镇专职消防队。三是全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充分发挥两站两员作用,劝导违法违规人数1360人(辆)次,完成三轮摩托车喷涂“禁止载人”标识164辆。四是扎实推进森林防灭火工作,全力做好春节、全国“两会”期间及春分、清明等森林特别防护期防火工作。
(五)强化治理,深化平安大洞建设。一是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全面推行“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构建“1+6+N”工作格局,全年实现森林火灾、道路交通事故、非法盗采稀土矿行为、电信诈骗行为零发生。二是持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圩日摆摊宣传、法治宣传进校园、网格员入户宣传等形式,提高群众参与法治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法律服务指导,创建综治中心、综合网格、公安、司法以及“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为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三是加大信访案件力度,成立调处工作专班,成功化解王神亮重复信访案。四是加强意识形态和舆情工作。坚持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和主动权。持续加大对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有害信息的监测、研判、预警及科学处置,确保网络空间持续清朗。
(六)兜底提标,民生福祉稳步提升。一是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大病补充、医疗救助,加强对社会救助对象申报、核查,做到应保尽保,我镇新增低保35户147人,取消低保74户203人,动态调整249户,现全镇在册低保对象共252户699人,低保边缘对象共14户58人。二是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改善提升大洞学校办学条件。先后完成大洞学校运动场橡胶跑道修缮升级、篮球场修建项目。三是继续加大对圩镇安全饮用水扩容提质工程建设力度,2024年1月底实现了5500多名群众安全饮用水供给。
(七)坚定不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压紧压实主体责任,调整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成员,扎实开展谈话提醒,构建抓早抓小工作机制,开展提醒谈话4人次,通报批评3人次,责令检查4人次,党内日常谈话44人次。二是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巡察整改工作。制定了《大洞镇党委落实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同时层层传导责任和压力,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人”,做到反馈问题“当下改”、制度机制“长久立”。三是协助市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执法办副主任谭有托案件,强化警示教育,充分发挥谭有托违纪违法案的警醒震慑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堵塞漏洞。同时结合干部入职、提拔晋升等职业生涯关键节点,灵活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不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组织30余人次参观英德市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组织播放警示教育片15次,开展任前谈话5人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全镇优势主导产业还不够明显,缺少规模以上的工业,文旅、农旅融合发展仍需进一步探索,村级集体经济还有待壮大。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短板,脏乱差问题反复出现,网络通讯信号未实现全覆盖,公共交通出行不便,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还不均衡。三是政府服务效能有待提高,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有待提高,个别干部缺乏干事创业的冲劲和百折不挠的韧劲,争先创优动力不足,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抓牢党建工作,夯实思想堡垒。一是扎实认真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结合“学习宣传二十大 党群连心访万家”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加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把理论学习、干事创业、检视整改作为主题教育的重点内容,认真贯彻落实“四下基层”工作要求,收集社情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加强党建引领作用,以乡村振兴为基本点,积极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统筹领导,把全镇的发展作为“一盘棋”进行统筹谋划,避免“长短腿”,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三是严格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坚持“严”字当头,严格把关拟发展人选政治关,把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人才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完善党员结构和教育管理,吸收更多有干劲的青年人到党员队伍中。
(二)抓实“百千万工程”,加快发展步伐。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把“百千万工程”列为头号工程,以头号力量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细。推进大洞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奖补项目,着力发展大洞镇龙潭村、大田村、苗花村特色产业。二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前在册的369户原建档立卡脱贫户的“八有”情况均稳定达标。大洞镇将继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三是持续推进人居环境工作。建设大洞镇龙潭村委宋屋、黄屋特色村,推动建成大洞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工程(第二期)、大洞镇小岭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深入推进村庄“洁化、绿化、美化”行动,村庄保洁覆盖面和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三)抓精绿美建设,打造绿美大洞。一是全力做好2024年绿化计划实施部署,提升我镇各行政村绿化品质,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研究圩镇、各行政村(居)、村小组绿化种植选址情况,因地制宜推进林网、水网、路网“三网融合”,协同构建“林和居相依、林和人相融”的高品质村庄绿美环境。二是推进大洞镇人民公园改造项目,把烈士陵园这一山顶公园打造成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园。三是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和后续录入工作。持续跟进古树申报,录入广东省古树名木系统平台,挖掘古茶树资源及保护,助力打造英德红茶百亿产业。
(四)抓严安全生产,守护社会稳定。一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二是持续抓好重要节点辖区内消防、安全生产、森林防灭火、道路安全等工作,加强辖区内三小场所、企业等安全风险意识,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及时整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三是整合资源,逐级上报申请建设国家标准化基层林业工作站,拟选址为大洞镇消防事务中心二楼,通过将林业、消防职能合并,互补优秀板块,通过加强森林防灭火一体化建设,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五)抓稳平安建设,巩固治理成效。一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员稳控等重点工作,加大初信初访化解力度,全力推动信访遗留问题。二是保障社会安定有序。持续开展各类平安创建活动,坚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防范邪教渗透,创建无毒村(居)。三是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建立民警、网格员、楼长、商家、辖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治安巡防,形成五级联动的群防群治体系。
(六)抓优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感。一是健全社会救助数据共享机制,持续抓好低保、特困救助、关爱儿童、临时救助等兜底性工作。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推进大洞镇干部职工周转房、大洞镇文体活动中心、大洞镇安全饮水工程项目。三是推动基本养老、医疗等保险应保尽保,全力做到“两保”征缴扩面实现全覆盖,应缴尽缴、应得尽得,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七)抓好作风建设,树立政府“新形象”,风正好扬万里帆。一是加强警示教育。以案例警示、专题活动为抓手,增强针对性、扩大覆盖面,深化开展清廉家风、专题廉政教育等活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底线。二是推动巡察反馈问题清仓见底。按照“一周一报,一月一研究,重大事项随时碰头”的要求,每周对整改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定时对账盘点,拉条挂账、事了账结,确保整改工作及时完成,问题整改落到实处。三是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将“公开、透明、参与、互动”的理念贯穿重大行政决策的全过程,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