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清远市英德市大洞镇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881007312824C/2024-00057 分类:
发布机构: 清远市英德市大洞镇 成文日期: 2024-10-15
名称: 大洞镇大田村:多措并举共谱乡村新篇章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10-1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大洞镇大田村:多措并举共谱乡村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4-10-15  浏览次数:-

  大田村委位于英德市大洞镇西南方向,是一个有着深远革命历史渊源的红色村落,下辖19个村民小组均纳入红色革命老区的范围。近年来,大田村按照“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有关部署要求,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农村美、产业强、村民富,不断增强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鸣奏出景美人和、村兴民富的和谐乐章。

  下好党建引领“先手棋” 基层治理添动能

  “1949年1月9日,中共粤桂湘边区工作委员会在大夫田组梦贤李公祠召开扩大会议,确定当前的任务是迎接与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广东……”在大田村大夫田会议旧址,党员、村民小组长李观路向前来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大夫田片党支部党员介绍大夫田会议对解放军进一步南下解放广东的重要意义。据悉,大田村党总支依托大夫田红色教育基地“沉浸式”开展“三会一课”党组织生活,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常态化向党员群众宣讲上级有关政策和本地具体要求,引导党员带头支持、配合典型村创建工作。

图片1.png

图:英德广播电视台介绍“大夫田旧址”故事

  “我们村是红色村,在解放战争时期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出了光荣的贡献,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今天,还应该继续赓续红色精神,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支部书记王国荣是带头服务群众的党员干部典范,在实际工作中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组织乡贤召开“乡贤会”,牵线搭桥引导外出乡贤为典型村培育工作献策出力、捐资捐物,凝聚合力。2023年以来,累计带领、组织党员、群众、乡贤等800余人次先后开展志愿活动70多场,包括清除省道、村民小组入村公路沿线杂草,为五保户、低保户等弱势群体维修水电,购买两台抽水机解决大坑水组50多亩农田灌溉问题,在春节、中秋、重阳来临之际慰问孤寡老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联系着民生,也联系着民心。2023年,大田村党总支书记王国荣先后获得清远市第四季度“清远好人”、清远市优秀网格员称号,大田村党总支也获得清远市2024年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

已编辑图片

图:大田村党总支书记王国荣(左二)带领志愿者在中秋节前慰问困难老人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4月6日,大田村党总支书记王国荣帮助因暴雨堵塞排水渠的村民疏通屋后排水渠,上图为疏通中,下图为疏通后。

  打好人居环境“组合拳” 老村庄焕发新活力

  “以前搞卫生就是遇到上级检查了,村干部临时组织清理生活垃圾,卫生好一阵差一阵。现在好啦,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村里的卫生每周都有专人负责,过年以来,村委还分发了不少果树苗,瞅着过几年就能结果,放暑假孙子回来可新鲜了!”说起村里喜人的变化,乌交洛村小组村民张金奎笑不拢嘴。

  乡村环境美不美,直接关系村民对村委工作满不满意。“如果连小小的卫生都抓不好,群众还怎么相信村委能带动发展?”大田村党总支书记王国荣介绍道,近年来,大田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督促19个村民小组建立起人居环境长效机制,利用每个月的“全民村庄清洁日”,发动包片党员干部、在家支部党员、村民等投身村庄的环境保洁,常态化推进禽畜圈养、生活垃圾清理等,还依托“河长制”、“田长制”、“林长制”抓好田间地头农用设施垃圾、河湖漂浮物、林间杂物等。与此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工程,鼓励党总支党员、本土乡贤成立的志愿者协会、结对共建市直单位党组织为“绿美大田”贡献力量认捐认领,今年以来,共筹集到3万元植绿添绿1500株,在进村、组公路沿线打造了靓丽的绿色景观风景带。

图片5.png

图:2024年2月份,大田村发动党员志愿者开展绿美英德活动

图片6.png

图:大田村开展“全民村庄清洁日”活动

  围绕“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创建,大田村在亮化工程、信号覆盖、疏浚通淤等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既不大包大揽,也不持“等、靠、要”观望态度。2019年以来,开展了大坪组、坑尾组入村公路路基加固,大坑底组、对坑组、新龙塘组饮用水工程扩容提质,东风组、下围组农田灌溉设施升级等系列行动,通过村委奖补材料费“筹资”、村民组织人力“筹劳”的方式发动多方参与,激发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村党总支就是要在群众最急需、最想干的事情上添上一把‘火’,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给他们一点资金支持,好事就促成了。”王国荣说道。

图片7.png

图片8.png

图:大田村通过筹资筹劳的方式对村民因台风受损的房屋进行修缮。上图为修缮前,下图为修缮后,屋顶全部换成树脂瓦

  谋划特色产业连环招 鼓起村民“钱袋子”

  在大田村王屋组,一串串微黄的稻穗在稻田里摇曳,水稻已进入灌浆期,秋风吹拂飘来阵阵清香。丝苗米是大田村的主导产业之一,2021年,大田村通过土地流转,把王屋组及周边的80亩撂荒耕地整合连片,种植品质好、单价高的丝苗米,聘请当地富余农村劳动力代耕管理,收成后主要销往广州、增城等地,让绿色的乡下食品上了城里人的餐桌。

图片9.png

图:大田村丝苗米种植基地,2024年上造丝苗米喜获丰收

  “我本身家里种了1亩地,在料理完家里的农事后替村里管理稻田、烘干番薯片,又额外增加了2500元收入。”当地村民陈水连边除虫边介绍。据了解,大田村还通过轮耕种植了迟菜心、人参薯等作物,收成后通过烘干脱水等方式包装成高附加值的迟菜心干、番薯干,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带动了60多名村民就业,每人增收超过2500元。2023年,大田村红薯及红薯干销售额达13.6万元,还辐射带动了庙坑村、龙潭村发展番薯产业。

图片10.png

图:大田村红薯种植基地

图片11.png

图:大洞镇党委书记周波到大田村麻竹笋种植基地查看麻竹生长情况

  为进一步盘活乡村资源,改变发展集体经济“单打独斗”的局面,大田村还联合辖区其它七个村(社区)成立了“强村公司”,盘活乡村资源发展经济。“屋顶光伏+农房品质提升”是强村公司开出的第一张“销售单”,2024年,大田村以强村公司为实施主体,动员村委周边村民安装了10栋农房的“光伏屋顶”,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有了新“房顶”,夏天屋子凉快了,收入也增加了,村民都很高兴。”王国荣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