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陂村,位于浛洸镇西面,耕地广阔,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光照充足,适合蔬果、水稻、蚕桑等农作物种植。此外,交通条件较为优越,距离村委会5公里左右设有广连高速出口,往西牛方向距离15公里设有昆汕高速出口,畅通农产品运输,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唤醒沉睡的资源:多措并举解决撂荒地难题
浛洸镇张陂村撂荒地现状
受村民外出务工、农作物收益低、种植技术有限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张陂村出现了不少撂荒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也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如何合理整合土地给农民带来收益?如何让撂荒地发挥作用?这正是浛洸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张陂村党总支部一直在着力破解的难题。
当前,全市正全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浛洸镇张陂村党总支部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大力支持推动下,借助英德市税务局帮扶的资源优势,结合村委会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由工作队员兼驻张陂村第一书记卢辉宋同志牵针引线,联系引进了广东喜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广东通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落户张陂村,重点发展蔬菜种植。
“党建+合作社”助力产业兴旺
此外,张陂村成立专业合作社,与喜地公司、通达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租用本村土地60亩用于蔬菜种植。由张陂村委会负责协调土地使用、日常种植管理、劳务人员组织等工作;喜地公司负责提供种苗、肥料、技术指导和订单收购等物资和支持;通达公司出资30万元,用于基地产业发展。同时,通达公司、合作社、村委三方按股分红,喜地公司负责保底价回收蔬菜,由此形成了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曾经的撂荒地将被唤醒,变身“黄金地”。
撂荒地整合整治后
党建引领增活力 乡村振兴见成效
目前,第一批蔬菜项目茄子已投入种植,村集体种植面积达60亩。辐射带动本地16户农户以自发种植茄子的模式参与到合作社的项目中,新增种植面积75亩。
“有时候在电视上看到,别的村民能在家门口上班挣钱,还可以兼顾家庭,很羡慕,希望以后自己也可以这样。”村民杨女士笑着说:“现在有公司进来,不用出去打工,我也可以在家门口挣钱了”。
村民在蔬菜基地播种中
发挥党建辐射效应 带动周边村共建
浛洸镇驻镇工作队利用发挥党建辐射效应,积极带动周边村共建,把项目引进辐射周边村——浛洸镇先锋村,参照“张陂村合作社”经营模式管理,由英德市景星混凝土有限公司出资30万元租地80亩,耕地用于种植茄子,同时辐射带动先锋村15户农户以自发种植茄子的模式参与到合作社的项目中,新增种植面积75亩,促进合作社规模化发展。
突出党建引领 强化班子建设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团队靠的是有一个好的领头人。浛洸镇张陂村党总支书记张其陆自上任以来,致力于带领村两委班子发展村集体经济,促进了村委会办公楼及小型商场落成,完成了所有的村小组的农村卫生长效管护及四小园建设,美化亮化村容村貌,带领村民致富增收。担任支部书记前,张其陆也是张陂村的返乡创业青年的其中一员。下一步,张陂村将继续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走上致富道路。
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引领乡村振兴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才有发展的物质条件。驻镇工作队在张陂村除了引进农业企业外,还与村两委班子探讨,计划拓宽招商引资路子,发掘本村资源优势,将引进玩具生产加工企业落户张陂村,同时规划发展全村农旅文旅产业,进一步解决张陂村及周边村委富余劳动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下半年整合全村1000多亩耕地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浛洸镇党委正全力支持张陂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以党建为引领,擦亮产业振兴品牌,全力助推产业兴旺,以点带面全镇铺开,打开一扇适合农村农民发展的致富之门。
帮扶单位英德市税务局与张陂村探讨产业发展
帮扶单位英德市税务局与张陂村探讨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