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7月15至19日广州大学法学院“法润乡土,浛洸启航”实践队赴英德市浛洸镇,通过到镇内的综治中心、司法所、春风工作站等机构部门进行学习交流,深入调研基层法治现状,了解当前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难点与挑战,针对性地举办了普法宣传摆摊、普法课堂、模拟法庭等活动,丰富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形式,探索基层法治教育新路径。
实践队成员前往浛洸司法所进行学习交流
普法宣传摆摊:寓教于乐,让法律知识在互动中深入人心
实践团在浛洸镇党建文化广场设立了普法宣传摊位,向群众普及了各种法律知识,涵盖家庭保护、防诈防拐、防范校园欺凌等内容。实践团队通过游戏和趣味互动环节,如有奖问答、绘制法律标语风筝等形式,吸引了大量未成年人参与,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和理解法律知识,引导小朋友学习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活动现场反响热烈,实践团对浛洸群众实现近距离普法,送法入童心。
小朋友们手举亲自绘制的法律标语风筝与队员合照
普法课堂与模拟法庭:课堂融合实战,让法律知识在探索中触手可及
实践团队的普法课堂以真实的校园欺凌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欺凌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法律红线与严重后果,教育孩子们如何识别和防范校园暴力。模拟法庭活动则通过重现校园暴力致伤的改编案例,让未成年人在模拟的法庭环境中亲身体验法律的威严与公正。学生们被分配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被告人、证人等法庭角色,他们需要深入研究案情,准备法律文件,进行法庭辩论,直至最终宣判。这一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力求还原真实法庭的严谨与庄重,让学生们在角色扮演中深刻体会到法律程序的公正严谨,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实践队员带领学生们有序开展模拟法庭活动
法律小品:情景演绎,让法律知识在趣味中融入生活点滴
实践团自编自演的法律小品,如《相邻关系》和《高空抛物》,通过生动的情境再现,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款讲解,让孩子们在观看和讨论中领悟到邻里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行为自由的边界,有效传递了“权利行使有边界,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法治理念。
实践队员李越秀组织开展法律小品活动
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展现了广州大学法学院“法润乡土,浛洸启航”突击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更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式,为构建和谐法治社会贡献力量。活动促进了群众对法治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围。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基本的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学会了用法律保护自己,也懂得了尊重他人权益,为成长为社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