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贵如油,滋润万物生。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干旱之后,前两天,一场及时雨悄然降临在黄花镇,为干渴的大地带来了久违的甘霖。雨后的三山村,空气清新,土壤湿润,正是植树造林的最佳时机。借此良机,三山村党总支联合黄花镇人才驿站,与联建单位英德市第五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三山驻村团队迅速集结在三山村四组,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努力为村庄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这场及时雨不仅滋润了干涸的土地,更激发出基层党组织共建共治共享的蓬勃活力。
雨后的土壤松软易挖,树苗的根系更容易扎根生长。村党总支根据经验统筹规划种植区域,驻村团队协调运输树苗,大家迅速分组,拿起铁锹、扛起树苗,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植树工作中。驻村团队成员与村干部一马当先,投身劳作,他们挖坑、扶树、培土,每一道工序都做得一丝不苟。来自英德市第五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虽然缺乏植树经验,但在村干部的热心指导下,迅速掌握了植树的要领,他们与村民们一起,挥锹铲土,扶苗浇水,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当天,黄花镇人才驿站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特别邀请8名“雁归计划”返乡大学生加入植树队伍。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梁同学现场开设“田间课堂”,结合专业所学指导紫花风铃木的种植间距和养护要点。这些大学生们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为植树活动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对绿色发展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有的协助规划植树位置,有的指导孩子们正确植树,有的利用专业知识进行树苗的后期养护指导,为植树活动增添了更多的科技含量和青春活力。
经过一上午的努力,一排排新栽的树苗在春风中挺立,它们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此次植树活动共计种植紫花风铃300余株,这不仅是黄花镇三山村推动绿美生态建设的具体行动,更是党建引领、联建共建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黄花镇全镇已种植树木3000余棵。未来,黄花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凝聚各方力量,让绿色成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共同绘就一幅山青水绿、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
(供稿:李紫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