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在这开耕的时节,九龙镇擂起战鼓,以2023年九龙豆腐美食旅游文化节暨豆制品产业园启动仪式为契机,鼓足“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以“增量提质、高点开局”为统揽,大力推动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九龙镇位于英德市西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峰林山水旅游资源。S348省道贯穿全境,辖区内建成峰林晓镇、洞天仙境两个国家4A级景区,拥有多条红色旅游研学路线,周边农家乐、采摘园、民宿等服务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九龙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产业发展优势,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铆足干劲,改变了过往农村劳动力不足、农户种植积极性低迷,农业生产成本高昂,大量零碎、干旱土地撂荒的情况。一步步走向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新“6+1”耕地开发管理新模式,即“农户自种、企业或大户承包、企业+经济合作社、企业+村民、经济联合社+企业、经济联合社+经济合作社”6种水稻种植模式和“企业+农户+基地”大豆种植模式,实现土地整合、撂荒地复耕、社会资本投入三方面有机结合。制定实施《2022年九龙镇种植大豆生产奖补方案》《2022年九龙镇种植水稻生产奖补方案》等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充分激发农民、承包户积极性。大力推广“政府资金引导+村委牵头组织+村小组落实实施”的水利设施渠网整治试点模式,通过以奖代补、以工代赈方式,积极动员村民参与翻修疏浚水渠工程,清淤总里程达85公里,使沿线6万亩耕地基本实现涝可排、旱可浇,341个村庄、6万余群众直接受益。全镇累计开展土地整合约5.2万亩,累计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3万亩。2022年完成撂荒地复耕复垦超4000亩,完成水稻种植2.2万亩,种植桑芽菜8000亩、其他蔬菜2000亩、水果8000亩。
做活了土地文章,增强了土地的活力与动能,九龙镇对农民返乡创业、种植大户来九龙发展农业、企业来九龙投资等方面的吸引力更强了,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农旅融合跑出发展“加速度”。
作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豆腐专业镇,九龙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以市委、市政府“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大食物观,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豆文化赋能豆产业,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一流豆制品产业园和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九龙样板”,奋力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夯实长期高质量发展根基。
据了解,广东英德是中国大陆野生大豆的最南端界址,不但保留了一批低纬度带的野生种质资源,而且传承了上千年的大豆栽培习惯和保存了丰富的豆制品文化。英德市九龙镇地处英西峰林走廊,属于石灰岩地带,因富有的天然弱碱性水资源,为生产豆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九龙豆腐”以鲜、嫩、滑著称,其系列中的黄金豆腐、山水腐竹、盐水豆干等很多产品不仅是九龙镇当地人人皆知的特色传统美食,还远销全国,驰名中外。2009年,九龙豆腐申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9月22日,广东“世界大豆加工厂”豆品豆食湾区演艺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科技交易大会在英德市九龙镇举行,启动了由全国11个省区的166家企业法人(个人)结盟共建的“湾区豆腐小镇”首期工程。2022年5月,中央电视台《味道》栏目专题报道九龙镇18米长腐竹。2022年8月4日,九龙镇人民政府与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联合共建首期大豆繁育基地,组织当地村民经济合作社及当地群众,采取“公司+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联合种植大户成立侬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探索打造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产品附加值,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2年,九龙镇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一镇一业”豆腐专业镇。2022年10月23日,九龙镇石角村千亩大豆繁育基地的南方高蛋白大豆迎来大丰收。第一期亩产达210公斤。大豆丰收,不仅仅来自风调雨顺的自然馈赠,更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九龙镇坚持全面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协同创新转化,支撑产学研用全链深度融合发展,立足优质豆种品牌打造和产业集群建设,实现高端定位、高位发展、高效支撑,让更多协同创新成果在九龙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助力现代化农业发展。2022年,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育种基地和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新品种千亩示范基地落户九龙。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在九龙设立农业研究院。2022年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科技交易大会上,九龙镇成为“湾区种质数字港”入驻单位。九龙镇申报总投资2.23亿元的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田园综合体;引进九龙镇现代化桑蚕产业园,打造“智慧农业”,夯实现代化农业产业基础。如今,在各方共同地见证下,九龙镇正式启动十亿级豆制品产业园,将进一步完善豆制品产业全链条,集聚把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形成企业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农业生产将继续朝着优质化、特色化、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此外,九龙镇还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峰林山水旅游资源,素有“飞借桂林山,漓江换明迳,游廊迎奇景,簪峰镇九龙”的美称。九龙地处英德市的西南部的石灰岩地区,属喀斯特地貌,英西峰林走廊山清水秀,石山奇峰林立、溶洞奇特,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景观,辖区内建成峰林晓镇、洞天仙境两个国家4A级景区。自然景观“千军拜将”群峰拔起气势如虹,“母亲河”苏坑河穿镇而过,“九龙十景”演绎壮丽神话,构筑成得天独厚的英西峰林胜景。英西峰林乡村振兴示范带、长洞河特色农业产业观光带和连横省道348合纵县道366的特色餐饮聚集带更是将九龙打造成为珠三角的“后花园”。2021年建成的九龙湾碧道集休闲旅游、文化交流、景观观赏于一体,形成具有英德特色的粤北生态区碧道建设样板。深挖九龙的红色文化资源,九龙起义、金造保卫战广场、粤桂湘边区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旧址、庙角山战场遗址等红色历史串联起红色研学旅游线路,促进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2019年,九龙起义(金造保卫战)革命史陈列室成为清远市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2023年春节,九龙起义(金造保卫战)革命史陈列室及金造起义广场共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辖区内搭建起“一铁一高,二纵二横”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依托汕昆高速、许广高速、乐广高速、广连高速等交通“大动脉”,形成“南融北射,东西贯通”的区域交通新格局,从九龙镇到英德、清远市区仅50分钟车程,到广州不足2个小时车程。随着广清永高铁的落地,将为九龙整体产业注入活性因子。在强大网格型基础交通设施的支撑下,为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到九龙体验田园“慢生活”提供便利。
依托着丰富的山水资源、美丽的乡村建设用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九龙镇按照高标准旅游产业准入准则,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整合农旅资源,统揽景区周边农家乐、采摘园、民宿等,规划多条农旅线路供游客体验,推动民宿规范化、标准化、精品化发展。2020年1月,九龙镇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2021年,九龙镇入选“广东省20个乡村民宿示范镇”。 近年来,九龙镇年均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实现旅游产业创收2亿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九龙镇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广东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借助高质量发展的春风,把握农旅融合发展方向,在2023年以“增量提质、高点开局”为统揽,鼓足“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定方案、议措施、求实效,按“储备一批、谋划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要求,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率先突破、示范引领,以只争朝夕、迅速行动的奋斗姿态抢时间、抢机遇,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争做乡村振兴样板镇,奋建食品产业集聚地,勇当全域旅游排头兵。
通讯员:赵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