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清远市英德市教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881007312648F/2022-00008 分类:
发布机构: 清远市英德市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2-02-09
名称: 英德市教育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2-09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英德市教育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2-02-09  浏览次数:-


英德市教育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

2022年工作计划


2021年,教育系统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总体目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 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教育保障机制有效落实

一是强化党建保障。全面推进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一年来,开展思想工作座谈会140多场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39场次,进一步强化忠诚意识和担当意识。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召开全市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推进会,构建党史学习教育视听、体验、实践三个课堂通过国旗下讲党史等方式实现16万青少年学生党史学习全覆盖。围绕“纾民怨”“解民忧”“暖民心”办实事,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247件,成立390党员帮扶工作队党史学习教育初见成效。制定党建提质三年规划,启动创建党建工作示范校计划,积极推进“党建示范校”、“一支部一品牌”等党建特色品牌建设。

二是强化办学条件保障。签订“清远应急管理学院”框架协议,引进民办高校,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学位建设工程,公办峰光实验幼儿园已开园,市二中综合楼青塘益海小学新建教学楼等已完成建设,今年新增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位共1500个,市政府旧址新建小学等新建、扩容提质项目正加紧推进。完成大站镇侧塘、波罗坑等16个教学点的撤并。改善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投入3521.67万元(含社会捐助)为全市35所公办初高中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已基本完成,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

三是强化质量保障。制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着力解决质量不优等问题。借鉴先进地区、学校的经验,完善高考备考机制,加深对新高考评价体系的研究,全面提升高考备考质量。我市高考实际参考考生4835人,本科上线2245人,上线率46.43%实现历史性突破。中考成绩位居清远第二。组建6个学前教育办学集团,扩充公办幼儿学位6242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市职校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

四是强化教育服务保障。在上半年试点校内课后服务,为3所学校1530位学生提供校内午托和午餐配送服务的基础上,下半年课后服务实现47所义务教育学校(不含寄宿制学校)全覆盖和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近18400名学生享受到多层次、多元化、特色化的优质校内课后服务,较好解决了家长的痛点、堵点。对全市校外培训托管机构进行专项督查,并抓好整改工作,公布学科类培训机构白名单21间、校外托管机构白名单25间,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学生由原来的2000多人减至600多人。

五是强化平安校园保障。构建防溺水联防联控工作体系,清远市防溺水督查小组对我市教育系统防溺水工作表示满意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专题教育活动4000场次;开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活动,干部职工、家长安装反诈APP完成率222.76%完成303辆校车专属二维码量身定制,初步形成了交警教育家长四方监督的常态机制;新增预防毒品宣传教育室19间,完成45所学校禁毒基地建设。紧抓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加强常见传染病的管理和师生新冠疫苗接种推进。1859岁的师生疫苗接种完成率为96.82%1217周岁学生接种完成率达101.1%311岁学生接种率为94.83%

(二)立德树人实效不断凸显

一是线上线下多形式开展德育活动。以创文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文活动1000多场次,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教育活动312月,清远市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二是注重发挥体卫艺的育人作用。印发义务教育公办中小学校体艺特色项目评选方案,促进乡村学校体育、艺术特色化发展5名学生代表广东参加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获得申报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清远市第七届美育节,学生获一等奖22个、二等奖27个、三等奖38个。清远“市长杯”足球联赛英德参赛队获冠军4项、亚军1项、季军2项,成绩历史最好。三是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启动打造“从心启航,快乐成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品牌。共建立心理咨询室200间,开展心理咨询活动1000人次。校外心理辅导站接受咨询185人次,辅导未成年人216人次。

(三)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

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制订师德师风建设方案,结合党建、创文工作等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党员先锋模范岗等活动,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二是全方位开展师资培训。借力教师发展中心优势,组织5406名教师参加各类专题培训。58日,广东省2021年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会,英德现场作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与白云区教育局、博实乐教育集团开展深度合作,选派73名校长、教师参加跟岗学习、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办学理念、管理能力和教学水平。3名教师、1名校长成为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学员。提升教师幸福感印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保障长效联动机制,全面保障教师工资待遇,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对一批先进教育工作者进行表扬,其中广东省特级教师3名,南粤优秀教师6名;清远市优秀教育工作者88名;英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725名。是区域内师资配置趋于均衡。公开招聘新教师176名,完成聘用162名,优先满足乡镇学校需求结合各学校富余(缺额)、学科结构性缺员、教师个人实际情况等因素,2021年交流调整校长教师150余人

二、存在问题

(一)城乡义务教育学位失衡。“城镇挤、乡村弱”的问题仍较突出。市区、大站、东华、浛洸、九龙等镇的小学学位较为紧张。今年秋季学期初一新生达到高峰,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增长学生数约3400人,按现有招生方式和规模,预计到2025年市区初中学位缺口约3000个。

)教育项目建设资金紧缺学校土地办证难度较大。一方面,财政困难,市政府旧址新建公办小学等项目资金缺口大2022年中考进行理化生科目实验实操考试,要完成实操考点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大部分学校用地使用时间长,来源复杂,用地手续办理难度大,所需时间长,严重制约了我市学校的发展。

   (三)教师不足,部分学校存在老龄化。我市地处粤北山区,村小教学点众多,对重点院校毕业生吸引力不足,各乡镇学校尤其教学点,招师难度大,辞职较多。今后几年,因各学段学生人数增加,教师将全面紧缺。目前,教师队伍平均年龄约43岁,部分存在老龄化问题。

三、2022年工作计划

实施《英德市教育事业发展五年规划》,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立足实际,放眼长远,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加强党建工作。强化党建引领与学校管理的融合、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教育教学理念的融合,促进党建与教育教学业务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抓好抓实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和控制权。

(二)加快市区及中心镇区学校新建和改扩建进度。确保市政府旧址新建公办小学和幼儿园开学(园)加快推进马口八一希望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审批和工程建设,启动建设高塘学校,力争加快解决城西及城东片区学位不足的问题。市八中打造为寄宿制学校。建设青塘中学、大镇中学宿舍楼,彻底改善部分学生孖铺的住宿环境。2022年,计划新增公办义务学位3400个,学前教育学位1300完成中考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考场建设

(三)继续抓好薄改和小规模学校撤并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优化乡村学校布局结构,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在加快推进横石水横岭小学、横石塘镇中心小学等薄弱学校的改扩建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全市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项目规划工作(2021-2025年);督促各镇街加大小规模学校撤并工作的动员力度,力争2022年内完成30人以下小规模教学点的撤并工作。

(四)继续做好“双减”工作。加强双减督查,重点核查校外培训机构是否证照齐全、是否超范围开展培训活动、培训时间是否违规、收费是否合理、培训广告宣传是否违规等问题。结合实际,积极做好寒暑假托管服务工作的调研,不断完善校内课后服务机制体制,提升服务水平。

()扎实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加快定制岗位设置、竞争上岗和退出机制等配套文件,落实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晋升,进一步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六)积极创建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紧抓国家推动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推动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创建成为校企深度合作、示范引领的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带动中职教育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

(七)完成政府履职评价工作和英城街道等18个镇街教育强镇复评。根据政府履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标对表进行自查,针对存在问题,做好资料补充收集,全力确保履职评价取得更好成绩。指导英城街道等18个镇街做好教育强镇复评规划,进一步完善学校硬件建设,规范学校管理,加强内涵建设,力争各镇年内能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复评验收。

(八)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校园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教育活动;持续开展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推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增强国防教育实效以创建示范校带动“三全育人”实施,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继续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制度,全力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全面加强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加强校园欺凌治理,进一步强化学生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校园安全工作。

(九)全力做好2022年高考、中考备考工作。夯实常规,抓好研究,科学备考,准确把握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和新高考试题命制特点。成立市一级奖教奖学基金,发动社会人士捐资助学、共襄义举,助力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将学习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与全面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有机结合。一方面,改变以往对学生、学校的评价方式,落实“双减”政策。另一方面,强化质量立校意识,完善教学教研机制,加快教学改革步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减负提质两手抓。

(十一)积极实施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结对帮扶。借力省委、省政府推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推进实施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结对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工作的契机分别与白云区教育局、广州大学和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结对帮扶整合优化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教研机构、高等学校等各类帮扶力量,建立集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教师、教研员、专家、大学生等各类成员的支援团队,为我市提供教学、教研、信息化、管理等全方位支持,整体提升帮扶成效推动我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英德市教育局

 202112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