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中科院院士来英德进校园科普讲学
科技是国之利器,教育是国之重器,少年是国之未来。2023年3月27日-28日,由陈光南、郭传杰、陈洪、方念乔四位中科院老科学家组成的科普演讲团来到英德,开展第二届院士专家广东校园行(清远)活动,为青少年学生送上丰盛的科普大餐,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传播科技知识,为英德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新一代青少年点亮希望的火种,也让粤北山区的学子近距离见识了院士专家们的大家风采。这些老科学家,成了青少年学生心中最亮的星。
市一小:军用飞机与战斗机飞行员的生死一刻
在英德市第一小学的阶梯课里,空军指挥学院陈洪院士给大家带来了主题为“军用飞机与战斗机飞行员的生死一刻”的军事科普讲座。
讲座从陈洪院士的幽默三连问开始,他开篇介绍了莱特兄弟的故事,告诉同学们民航事业的大发展使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无远不达。陈院士还讲述了刘洋和王亚平的故事,告诉大家不要以为飞行员只是男性的专利,女飞行员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同样可以实现自己飞天梦想,让很多女同学眼中都闪烁着光芒。
接着,陈洪院士生动地讲述了飞行员李锋生死一刻的经历。从这个真实事例中,同学们深刻明白:在平时枯燥的训练里,一丝一毫的纠差对于真实演练场上的飞行员来说,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本次讲座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让在场的学生们对航天科技有了更多的认识,拓展了学生们的科技知识与军事视野,激发学生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启迪学生用科学武装自己,为创造美好未来而努力!
市二中:“事出蹊跷必有妖”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副团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光南教授在市二中为师生举行了一场主题为“事出蹊跷必有妖”的科普讲座。
陈光南教授首先以“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为导入,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求,传递了一位科学工作者的爱国情怀。
随后他以“泰坦尼克因何沉没”与“功勋舰船被谁腰斩”为话题,从力学、材料学方面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给同学们进行了分析与讲解,同学们纷纷感慨“原来物理知识如此重要”。接着,陈教授又结合“彗星”客机空难和2011年“7.5”北京手扶电梯事故两个具体案例讲解了事故产生的原因和启示。
陈教授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让在场师生深为折服,真切感受到了他坚韧豁达以及胸怀祖国、勇攀科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整场讲座笑声与掌声齐飞,知识与趣味一体,在一片欢呼声中圆满落幕!
英中附中:科学大家为人治学的小故事
中科院老科学家郭传杰院士以《“两弹一星”:故事与精神》为主题,为英中附中近三百名师生讲述了科学大家的小故事,传播科学精神,点亮青少年学生的科学梦想。
讲座伊始,郭传杰院士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12日视察文昌发射场的讲话,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两弹一星”:故事与精神》。什么是“两弹一星”?郭传杰院士用慈爱的笑容与和善的声音引导大家一起走进“两弹一星”的历史。他满怀深情地介绍了钱三强、郭永怀、周光召、钱学森等“两弹一星”元勋。他运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挺起这个大国和民族脊梁的每一位英雄都是我们的榜样。
最后,郭传杰院士指出:“家国情怀+科学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特质。这种精神在当代仍有其价值。“在百年巨变,西方打压的形式下,特别需要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建设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更加需要弘扬自强攀登的精神。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特别需要弘扬大力协同的精神。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仍然需要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必须代代相传。“两弹一星”精神给予师生无比宝贵的智慧和力量,赋予师生无比坚定的底气和自信。英中附中学子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追寻科学之星的力量,他们表示,必将努力学习,成为科技与人文并重的新一代,将来为祖国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市六小:让我们一起去结识海岛
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方念乔为市六小的孩子们带来“让我们一起去结识海岛”主题科普讲座。
方教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从什么是海岛、海岛的类型与来历、海岛上的科学小故事和海岛价值面面观四个方面进行分享,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生机富饶的海岛世界。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讲座,简练而不失精彩,既激发了孩子们关心爱护海岛的意识,又对科学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孩子们认真专注地聆听报告,在互动环节,更是踊跃发言,与教授一次又一次近距离地交流、探讨。学生代表为教授送上鲜花,纷纷围着教授签名、合影留念,留下这份珍贵的回忆。
本次科普报告会让市六小的孩子们受益匪浅,不仅收获到了科学知识,更坚定了他们探索地球奥秘的决心。期待市六小的学子在院士的引领下,借助老科学家的视角加深对科学的认识,能够积极探索更多科学的奥秘,立志攀登科学险峰,为实现“强国有我”的信念努力!
市职校:机遇与基础
陈光南教授在市职校举行了“机遇与基础”的主题讲座。他结合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的背景,给同学们进行了职教高考政策解读,读中职,同样可以圆大学梦;读中职,同样可以升读本科。讲座中,陈教授讲述了自己是如何从一名中专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科学家的,他鼓励并告诉同学们,只要夯实基础,把握机遇,用心做好每件小事,勇于实践,持之以恒,就能达成目标。为满足同学们的求知欲,陈教授还与现场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相信这样一批“追星”族定能将科学家的谆谆教导铭刻心间,成为让梦想发光的永恒动力。
阳春三月,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少年们勤学奋进的好时节。陈教授的讲座,既是一堂精彩的科普课,也是一堂生动的人生教育课,对于增强同学们的奋斗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路漫漫其修远兮,同学们纷纷表示,他们将以本次讲座为契机,抓住机遇,打牢基础,筑梦行远,以少年的燎原之火,点亮科技强国的未来,共赢未来!
除上述学校外,四位老科学家还在英城街中小、广大附中、英城街中学、英德中学、市一中、市八中、市七小,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带来不同主题的科普演讲。此次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影响广泛且深远,为院士专家与学校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有助于提升我市教师的科研意识,培养青少年学生探索科学、钻研求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的科研氛围,为国家培育更多优质的栋梁之才增添源源不绝的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科教兴国,是我们党长久坚持的发展战略。院士专家们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科学家的创新思维,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到同学们心中,用新型的对话式科普教育方法让同学们近距离认识及感受科学精神,进一步培养大家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了大家的科学素养,激发了大家奉献国家科研事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