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赏繁花,夏品鲜笋,秋江明净,冬山亦青。坐落于北江、连江交汇处的连江口镇,常以秀丽山水与天然美食著称。近年来,这个有着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两重禀赋的小镇,通过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以深入落实“林长制”“河长制”为抓手,下足功夫推动生态价值转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图/邹 荣
做实林长制:为青山添绿,助群众致富
连江口镇林地面积为29366.85公顷,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83%。一直以来,连江口镇都高度重视森林保护工作,自林长制工作推行以来,更是全力以“制”促“治”,尽心呵护镇域秀美青山。
一方面,率先制定《连江口镇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构建起以党委书记任镇第一林长、镇长任镇林长,11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为村林长的镇、村二级林长责任体系,同时,推行护林员网格化管理,严格制止盗伐滥伐林木、非法占用林地、违规用火、非法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等各类违法行为,切实奠定林业生态保护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探索林产加工、林下经济、林地入股合作社、林地流转发展生态旅游等方式,引入从事麻竹笋加工的英德市雄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灵芝等林下作物种植的连樟仙草公园、主打原生态乡村游的野渡谷民宿等龙头企业,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以绿兴业,努力实现绿富“双赢”,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福利。2022年11月,连江口镇连樟村被授予“2022年广东省林长绿美园”称号。
图/张文忠
筑牢河长制:守生态底线,促文旅发展
秀美青山,离不开绿水环绕。连江口镇立足水生态文明建设,以河长制为笔,全力勾勒水清岸美的水环境,与绵绵青山共同绘就成风景怡人的生态画卷。
一方面,建立长效巡河制度,及时掌握并整改辖区内河道流域问题,2022年,镇、村二级河长开展日常巡查共1280次,共清理水面漂浮物约290吨,完成河湖“四乱”问题整改6宗,打击非法盗采稀土矿及河砂行动效果显著。与此同时,加大生活污水防治力度,从源头筑牢水生态基础:连江口镇93个自然村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共建成77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镇区污水处理厂站点于2021年7月15日开始调试运行,10月份正式投产,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有效完成镇区1.4万多人日常生活污水处理。
另一方面,把河湖治理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加快推进沿江景观提升,连江口镇区北江沿岸经景观提升工程(第一期)的顺利完成,筑就了一道长达2.6公里环山绕水风景线,茵茵花草、舒适绿道、江水粼粼、云山叠叠……不仅为群众日常休憩提供了好去处,而且也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的“镇名片”。2022年,连江口镇被评为“广东摄影目的地”。同时,深度挖掘北江、连江沿岸特色鲜明的民俗底蕴和文化传承,不断释放生态红利,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江景与浈阳文化为基础,形成了浈阳峡风景区、大樟沙滩、云海江湾等多个较为成熟的景点,有效带动镇域经济发展、助推群众就业与增收。
图/成恒生
下一步,连江口镇将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护好绿水青山生态宝藏的同时,探索并推进绿色产业助力经济增长更多举措,努力实现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坚定不移走生态好、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文:连江口镇党建办 黄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