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连江口镇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锚定目标、坚定信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创新实施“5+2”发展思路,以经济发展为主攻点,以民生事业为主动力,全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着力建设“强富绿美”连江口。
一、2024年1-10月工作回顾
(一)头号力度,强协同、育典型,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
细化方案任务,以头号力度深抓“百千万工程”。结合连江口镇资源实际与发展目标,制定并细化“连江口镇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以“重大突破性抓手、重点改革事项、重点典型培育”三张清单,动态追踪、台账记录、定期汇报,切实对发现问题对标对表、整改落实、“销号清零”。
强化交流协作,统筹协调“六大专班”齐步共进。每季度定期召开专班工作会议,建立“连江口镇建设评价考核指标清单”,以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因地制宜做好综合规划、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谋划,重点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农房风貌管护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绿美生态提升,集中资源要素,全力推进连江口“典型镇”培育工作。
制定建设规划,推进典型镇村创建工作。一是着力推进典型镇创建。积极推动规划方案落地落实,定期召开研讨例会,目前已形成最终规划成果及“一库三图一书”。积极与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央企开展交流研讨,聚焦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谋划项目12个,预计年底完工,投资金额约9425万元,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项目有美丽示范主街建设、沿街建筑外立面整治提升、绿美生态小公园建设、农贸市场建设提升、美丽圩镇入口改造提升等5个项目。全镇上下积极开展“六乱”整治、“百千万工程”宣传解释和工程民事协调工作,收集群众反馈意见,紧盯工程进度,以大干快干实干的奋进姿态,推动典型镇创建进度。二是着力巩固典型村(连樟村)建设成效。制定典型村重点项目库,申报了涉及道路护坡、污水治理及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的6个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项目,积极跟进连樟家麻竹笋二期项目建设,与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清远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联系,确定帮扶需求,为麻竹笋产业的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提供新动能,积极引进广东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清远分社开展整村运营工作,整合连樟村“农文旅”产业和特色产业资源。三是着力创建典型培育村。制定城樟社区、下步村两个典型村的选树培育方案,重点提升人居环境、风貌提升、绿美建设、集体经济、农民增收等方面,推动明轩(鸿泰)玻璃厂光伏发电、“三镇一场”农村供水提升保障工程,及下步村麻竹笋加工产业、青脆柚特色产业、野菜种植基地等项目。
(二)践行“5+2”思路,着力建设“强富绿美”连江口
全面激发企业活力,以工业强镇。成立镇属国有独资英德市连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11个村(居)委和连江口商会、广东粤德绿色建材、惠州萤火虫安全科技等多家企业签订协议达成合作,整合优质资源,推动集体经济、北江航运、社区消防安全、银坑矿区等项目建设发展。落实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企业座谈会,为企业现场解决制约发展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积极推动英德市鸿泰玻璃有限公司600t/d在线低辐射镀膜浮法玻璃生产线技改复产,申请储能电站项目准入;银坑矿区项目首采区、临时装卸点已完成租地工作,皮带廊道租地工作已基本完成,第一条生产线全线调试完成,具备全面生产条件;鸿泰玻璃10兆瓦光伏、徐其修矿泉水瓶装水生产线扩建、科达肉制品预制菜等项目陆续完成备案。今年1-9月,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6596.9万元。
全力保障生产要素,以农业稳镇。坚持筑牢粮食生产根基,坚决打赢粮食安全保卫战,结合春种粮食生产及丝苗米推广项目,为全镇有需求的农户发放丝苗米种子(南晶香占),累计推广丝苗米种植面积约230亩,完成春种粮食面积8032亩、夏种粮食面积7929亩,100%落地上级下达粮食生产任务,国家粮食监测点实现粮食种植稳产稳收目标。积极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推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广东薯香农业有限公司承接甘薯产量提升行动项目,财政资金补助60万元,建有120亩甘薯种苗基地,并成功申报为2024年英德市县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持续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同步提升项目质效,以产业兴镇。紧扣清远市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之一的麻竹笋,全面推动镇域内形成“产、供、销、研”完整的产业链,推动连樟家二期项目、下步村麻竹笋厂建设项目、强村公司麻竹笋收购点、红溪(移民村)麻竹产业转型升级省级示范项目落地投产,培育“粤英宝”、“浈阳宝”及“笋大师”等3个麻竹笋品牌。推动青脆柚、丝苗米、蓝山茶、渔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民增收。坚持整村运营思路,以连樟村、城樟社区淡地组作为乡村运营试点,活用村内各项资源,持续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探索乡村集体及个人致富之路。
农文旅融合促发展,以旅游旺镇。连江口镇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山水资源,大力实施“三产带二产促一产”模式。充分发挥连樟样板区乡村振兴示范带优势,整合北江沿线党建、文化旅游、民宿、康养、教育等产业资源,推动“党建+文旅”“文旅+农业”等业态快速发展。依托串联浈阳峡中小学生北江文化研学综合实践基地和连樟村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与智腾文化旅游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开发以“北江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共3套研学路线课程,逐步面向镇中小学试点运营,持续改进提高现有研学基地的软硬件设施。
厚植生态环境优势,建设绿美连江口。持续推深做实河长制、林长制,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常巡查与维护,河湖“清四乱”“两违”用地整治、打击非法盗采稀土河砂、查处非法转移倾倒固废、管控野外用火等防治措施都取得明显成效。营造全社会参与乡村绿化的浓厚氛围,抓好乡村绿化苗木种植管护,巩固乡村绿化建设成果。大力推进广东省园林城镇创建工作,已完成镇区北入口道路绿化带、连太路和皇城路交界小绿地、政府后山公园、坑边湿地等升级改造,通过插绿补绿提升道路绿化率,镇区至卫生院绿道正在建设,4处口袋公园正在改造提升。今年以来,镇村开展植树活动60场次,种植各类苗木9883株;开展林长宣传活动6场,打击整治盗采稀土尾矿专项行动37次,打击盗采河砂30次,镇村级累计巡河2224人次,连江口镇绿色生态优势不断巩固提升。
构建稳定社会大局,建设平安连江口。常态化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场所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全镇共开展安全生产专项隐患排查10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单位350多家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48条,安装安防AI视频监控系统3个。强化矛盾源头预防,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各项工作,及时化解风险隐患。做好突出信访问题化解工作,“两会”期间无进京非访情况,人民调解案件调解成功率100%。全力推进“治乱补短 全民反诈”工作,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8次,切实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开展涉及宪法、民法典、禁毒、扫黑除恶、扫黄打非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21次,提升人民群众法治素养,降低维稳风险。协调处理欠薪投诉16件,涉及199人,成功追讨拖欠工资647.0745万元。
(三)补短板、惠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扎实做好民政服务工作。加强双百社工站建设,落实社会救助,规范完成特殊人群的入户调查和信息化核对工作,发放在册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人等各类民生补贴约292.8万元。镇长者饭堂已试点运营,适老化改造项目稳步推进。认真贯彻保障退役军人落实相关政策,加大对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的关爱帮扶力度,走访慰问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约600人次,共发放慰问金61200元,我镇现役军人陈嘉俊荣立二等功、“优秀士兵”;张祖琪等5人荣立“四有”士兵,发放奖金共1700元。
稳步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全民阅读等活动10场,组织戏曲下乡2场,举办2024年第五届“和美乡村·绿美连江口”镇村篮球赛,组队参加“中国体育彩票杯”2024年英德市龙舟赛和英德市乡情杯足球赛,荣获足球赛第三名。开展广东省文化旅游特色镇村申报工作,4月获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入库级),连樟村申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已到实地评测阶段。
同时,征兵、青年、妇女儿童、社会福利、工会、统计、档案、地方志、保密等事业取得进一步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聚力“发展提速”增后劲,在稳定经济发展中打造新引擎
抢抓“百千万工程”建设机遇,全力谋划争取一批增动能、补短板、提质效项目。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统领,以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省能源集团、鸿泰玻璃、徐其修矿泉水、科达冷链、浈阳坊、野渡谷、大樟沙滩、银坑矿区、上营矿区等企业增资扩产和重点项目落地投产,丰富、完善研学路线,擦亮连江口镇研学招牌。充分发挥英德市连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用,盘活镇域资源,利用好重大项目投资资金,推动镇域经济发展,进一步激发连江口镇域经济发展活力。
(二)聚力“城乡提级”补短板,坚定不移推动“百千万工程”
积极推进典型镇建设。以“千年浈阳峡,旅居连江口”为主题,深挖连江口山水旅游资源,赋能圩镇升级,加紧完成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建设工作,协同推进广东省“园林城镇”创建。深入实施“六乱”整治,积极改善城乡环境,长效优化人居环境。
积极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稳定。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管理,落实村庄长效保洁机制。做好农田基础设施全面管护,扩大麻竹笋、丝苗米等特色产业规模及产能,积极推进麻竹笋比学赶超亮点创建工作,顺利实现下半年连樟家二期、下步村麻竹笋厂、红溪村麻竹产业转型升级省级示范项目落地建设投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加强耕地流出平衡管理,落实撂荒地复耕复种,从严紧抓“两违”用地整治,守好粮食安全,践行耕地保护。
(三)聚力“生态提质”强底色,推进绿美连江口建设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持续严厉打击盗采河砂和稀土矿、非法养殖牛蛙等行为,守护好连江口的绿水青山。以林长制、河长制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巡林巡河工作,加快松材线虫病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乡村绿化工作,“选好树、种好树、管好树”,落实苗木网格化管护机制,做好日常巡查管护,提升林荫路覆盖率,争先创建宜居宜游园林城镇。
(四)聚力“民生提档”优环境,持续在民生保障上再发力
全方位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满怀真情办好民生“关键小事”,成就人民群众“幸福大事”。牢牢兜住民生底线,扎实做好低保、特困、孤儿、“两残”等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稳步运营好长者饭堂。持续加大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抓好创文创卫工作,力争成功创建文明村镇。加大群众性文体设施建设修复完善力度,丰富活动形式,满足群众文体活动需要。
(五)聚力“平安提质”保稳定,坚定不移优化社会治理
加大社会矛盾化解力度。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提升基层矛盾化解能力和信访维稳力度,全方位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村级、化解在萌芽状态,力争信访办结率达到100%,定期梳理辖区重点涉稳风险隐患清单,以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筑牢“平安连江口”坚实防线。持续抓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森林防灭火、食品安全、防灾减灾、防溺水等工作,对事故多发、易发领域隐患常态化开展排查整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快建设消防站,大力整治连江口社区火灾高风险区域,加强三防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禁毒、反邪教等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