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清远市英德市民政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88100731239XL/2019-00006 分类:
发布机构: 英德市民政局 成文日期: 2019-03-06
名称: 民政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19-03-06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民政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19-03-06  浏览次数:-

2018年,我市民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积极履行民政工作职责,各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年来的工作情况

㈠抓好学习教育,以学习促业务。将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重点是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每一项学习都制定了学习方案,制定了宣传、宣讲计划,印制了学习《小册子》,要求党员干部掌握应知应会知识,做好学习笔记,学懂弄通做实,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㈡抓好社会救助工作,保障底线民生。

⒈稳步提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标准。2018年1月起,我市城镇低保月补贴标准从原460元提高至503元;农村低保补贴标准从原210元提高至228元。城市特困供养标准从原人月928元提高至1021元;农村特困供养标准从原人月674元提高至704元。散居孤儿供养标准达到人月1064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从原人年1800元提高到189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从原人年2400元提高到2520元。2018年底,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136729554人,支付城乡低保资金9467.65万元;全市有特困供养对象4865人,支付特困供养资金3730.62万元;全市有散居孤儿173人,支付孤儿保障金18.93万元;全市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24人,共支付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94.3万元。全市共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092.8万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641.4万元。

⒉努力提高医疗救助水平。今年6月,我市重新修订了《英德市城乡医疗救助暂行办法》。该办法加大了救助对象的范围,提高了救助的标准,全年共救助各类困难群众65464人次,救助金额3726.92万元; 资助参保77555人次1563.81万元。

⒊认真执行临时救助政策。我市继续执行《英德市临时救助实施细则》,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全年共救助2025人次,支付临时救助金额296.03万元,有效发挥了“救急难”的作用。

⒋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进入2018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目标,切实加强领导,积极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较好地发挥了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兜底保障作用。为做到精准救助,根据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社会救助对象主动发现、精准救助专项行动的部署,我局再次组织对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的专项排查,落实主动发现机制,进一步提高救助对象准确率。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我局和扶贫部门认真深化巩固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目标一致、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由扶贫部门提供的数据,民政部门进行复核,将建档立卡中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由民政部门提供数据,扶贫部门进行核准,将农村低保家庭及时建档立卡,应扶尽扶。通过通力合作,确保困难群众按规定享受救助待遇和扶贫政策。

㈢抓好优抚安置工作,维护退伍军人社会稳定。

⒈优待抚恤金足额发放。全年共为3127名优抚对象发放定期生活补助3335万元;为3100多名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人员发放生活补贴860万元;为2名离退休军休干部发放离退休费23万元。

⒉做好优抚安置服务管理工作。完成了3名2016年退役转业士官的安置工作,安置了2017年退役士官2名,其余人员正在办理中。为813名优抚对象提供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服务,核报医疗费用59.2万元。对16名优抚对象进行医疗大病救助6万元。为在部队立功受奖的军人按政策发放奖金8万元。送15名重点优抚对象集体到第二荣军医院进行了疗养。同时做好了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今年共有68名退役士兵报读了职业院校;为212名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安置补助金600万元;为部分重点优抚对象和2016、2017年入伍的721人(户)发放优待金928.79万元;为149名2017年入伍大学生和镇街发放奖励金311.5万元。

3.完善复退军人服务体系建设。已于国庆前完成了复退军人服务中心的搬迁挂牌,与优抚安置股、双拥办合署办公,真正形成一站式服务模式,为我市复退军人提供一个政策咨询、反映诉求和帮扶解困等服务工作的重要平台。

抓好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落实民主权利。

1.加强村(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一是加强村(社区)队伍建设。规范了村(社区)成员的辞职、补选程序,已完成154人次辞职、补选程序的审核。二是开展村(社区)业务培训。已完成村(社区)支书、主任培训3期共303人次;村(社区)其他成员、村务工作者等11期共1100人次; 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培训321人次。三是发放职务补贴。共为全市村(社区)成员发放职务补贴3557.34万元,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发放职务补贴458.101万元。

2.加强社区建设工作。一是开展社区禁毒宣传工作。社区禁毒宣传已列入2018年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英德市民政局2018年禁毒工作总体方案》,对全市分片区进行禁毒宣传,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充分利用社区各类宣传载体,如电子显示屏、社区宣传栏、各物业宣传栏等,在全市各类社区全面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目前已经开展社区禁毒宣传12场次。二是开展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结合我市文明社区创建的实际,制定《2018年英德市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测评标准、创建标准,并选取英城街道城中、城南、城西、城北、南山社区和九龙镇九龙社区;英红镇坑口咀社区;东华镇英华社区;浛洸镇洭州社区9个社区作为创建示范点。通过英城街道办购买社工服务进驻城西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四点半课堂”等创新宣传模式,完善社区服务建设,加大创文宣传力度。

3.拓宽村(居)务公开渠道,接受多方面监督。一是通过不定期抽查规范村(居)务公开工作。二是开展了村(社区)微信公众号的创建工作。目前已有228个村(社区)微信公众号完成创建、运营。三是开展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微信群的创建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方式创新监督方式,建立村(居)委监督工作群,督促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履职尽责。

㈤抓好社会组织、殡葬管理、区划地名等社会事务管理工作。

⒈抓好社会福利工作。一是积极推进英西北区域性敬老院建设。完成投资逾5000万元,首期6栋单体连廊楼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可于近期完成室内外装修;完成供电工程;正在抓紧供水工程;完成施工道路的土地平整;完成挡土墙和环山排水系统的建设,力争2019年投入使用。二是稳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社会化改革。按照省民政厅关于推进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公建民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以整体打包经营的方式委托有经济实力的社会组织运营。我市公建民营社会化改革拟将市社会福利中、英西北区域性敬老院、东华镇敬老院等22间公办养老机构一起打包,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有实力、有资质的服务运营方,以改善养老环境,在满足政府兜底的基础上,向社会老人开放。目前,我局草拟了《英德市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草案)》,该《方案》已送市政府,并征求了各部门、镇(街)的意见,下一步将按照相关程序完善流程。三是积极做好养老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今年4月份以来,根据上级民政部门要求,积极开展乡镇敬老院专项整治工作,加强与公安消防、食药监等部门沟通协调,联合到各乡镇敬老院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逐一整改、逐一落实,全市乡镇敬老院环境卫生得到改善,敬老院工作人员管护理水平不断的提高。同时,对全市民办养老机构进行安全大检查,督促证照齐全的养老机构继续做好管护理工作,对证照不全的养老机构,符合整改条件的督促其限期整改,不符合整改条件的要求其立即停止经营,并自主做好老人的劝导转移工作。

⒉社会组织的登记和管理工作。一是加强以章程审核为核心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全年登记社会组织48家(其中社会团体18家、民办非企业单位30家)。二是积极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重点是打击整治无牌无证养老机构和校外培训机构,落实该年检未年检等违规违法社会组织。同时,恢复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年检工作,将社会组织开展诚信建设情况纳入年检内容。三是落实后续监管登记单位和日常业务管理监管“双落实”制度。加强告知力度,积极加强与业务主管(指导)部门的沟通。同时加强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已登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两个覆盖”率达到90%以上。四是大力做好“双百”试点工作。做好了“双百”工作的保障工作,补齐上一年度考核扣分的短板,积极引入“九九公益金”等公益项目,使“双百”试点能较好发挥作用。

抓好殡葬管理工作。一是坚决推行遗体火化,巩固了火化率。我市各地能认真落实殡改工作目标责任制,兑现奖惩制度,加强宣传执法力度,全年火化遗体6326具,遗体火化率100%达标。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革除旧的丧葬陋习。今年4月,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悬挂横额、张贴标语口号,电视媒体宣传、出动殡改宣传车深入各地农村巡回宣传等形式,开展了殡葬改革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加大对违规土葬和棺木加工生产窝点的打击。今年对波罗、连江口、大站镇3起4具违规土葬进行了起棺火化处理;对连江口镇棺木加工窝点进行定点清理,烧毁棺木2座,加工棺木半成品木材5立方米。四是落实惠民政策,强化了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全市免除城乡居民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6317宗,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823.323万元。五是积极推行生态节地葬法。4月26日,在大站英州陵园组织开展了骨灰集体树葬活动,对树葬者家属给予每具骨灰1000元的奖励金,共有11名家属参与了该活动。

抓好福利彩票发行工作。完成了对中福在线的无缝对接;加强了对各销售网点的安全检查;我市福利彩票的总体销售额达9600余万元,筹集福彩公益金700余万元

⒌抓好区划地名、收养登记、婚姻登记、老龄等常规工作。完成了第四轮行政区域市界、县界的界线界桩联检工作;办理建筑物命名42宗;办理收养登记84宗;办理了各类婚姻登记13240对(其中结婚登记8465对,离婚2867对,补领证件1819宗)。全年共为22839名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1102.77万元。支出救助经费30万多元,接收救助对象1000多人次。

此外,积极开展了“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为全市筹集善款1579.81万元。

一年来,我市民政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但也存在许多的困难:一是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社会化改革推进难度大;二是涉军人员的信访维稳压力较大,涉军人员重访率高;三是证照不齐的民办养老机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取缔难度大。

二、2019年的工作计划

2019年,我市民政工作的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民政工作会议的要求,突出保障民生,积极推进基层民主,着力优化公共服务,努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2019年我市民政重点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㈠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工作。根据职能,做好机构改革的各项工衔接工作,按时完成改革的各项任务。

抓好社会救助工作。一是狠抓基本民生保障,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及省、市有关实施意见,坚持保基本、可持续、重公正、求实效的方针,加强社会救助与其他民生保障政策之间的衔接配套,提升社会救助整体水平,实现托底性民生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稳妥有序推进区域性敬老院建设并践行社会化改革路径。抓紧抓好英西北区域性敬老院建设的收尾工作,同步抓紧“公建民营”的招投标工作,选好选准经营者,在提升区域性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同时考虑最大限度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从而有效减轻财政负担的因素。力争项目在2019年投入使用。三是联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切实发挥民政部门政策兜底、救助扶持的职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十三五”期间顺利实现。四是继续做好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工作,把敬老院安全管理工作常态化、持续化,使敬老院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要加强对敬老院管理和护理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让敬老院工作人员切实管护好老人。

抓好基层建设工作。继续加强村(社区)业务指导工作,不断提高村(社区)成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强化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监督水平。加强社区建设,做好社区禁毒、扫黑除恶工作,加快文明社区的创建活动。完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及时归纳、总结经验,形成制度,提供可复制的试点经验。

抓好对社会组织的登记和监管工作。继续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力度,强化社会组织依法依规依章办事,杜绝违法违规事项;继续为社会组织提供更多培训机会,提升社会组织能力,拓宽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的能力和路子;提供平台、让社会组织多搭建平台,让社会组织产生互动,使社会组织发挥更大社会效应。

㈤抓好殡葬管理工作。继续加大《殡葬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营造殡葬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继续加大对违规土葬、乱埋乱葬和棺木加工窝点的清理打击力度,从源头上彻底整治。

英德市民政局

2018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