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英德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推进法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全面转变优化政府职能
1.推进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严格落实未经合法性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法的文件不得提交集体审议机制。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规范行政机关合同签订行为,确保合同签订规范、履行到位、风险可控。
2.抓好“三项制度”工作落实。敦促执法结果透明化,确保执法全程可追溯。严把执法人员准入关,做好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及考试。强化重点领域执法监管,组织好双随机执法监督等活动。
3.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分析研判。依法实施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在网站和行政复议接待场所提供行政复议申请书格式样本。全面落实行政复议决定书网上公开制度。及时研判分析和应对以本局(含镇街)为被告的2宗行政诉讼案件(一审)。目前,2宗已判决(裁定)驳回诉讼请求。
4.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在英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对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公示。按照“谁执法谁公示”原则,确保所有的执法结果都能在网上公开。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1.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对拟出台的重大行政决策及项规范性文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做到不过关不印发,保障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2.优化营商政务环境。开展与“减证便民”和营商环境相关的文件、证明清理工作,按时完成清理任务,无制定任何妨碍营商环境的文件。
(三)加积极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1.建立并完善了合法性审查制度、“四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四重一大”事项的监督,确保重大决策不失误、重要人事任免不失察、重大项目安排无疏漏、大额度资金使用避风险。
2.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让法律顾问更多的参与合同审核等工作,发挥法律顾问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加强农资监管。开展了2023年农资打假保春耕“春雷”专项执法行动。召开了“2023年农资打假联席会议”。共出动执法人员903人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经营门店等454家次,开展农业投入品执法监督抽检123个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13个批次。立案查处经营假劣农资29宗,结案29宗,罚没款合计18.8836万元。形成了农资打假执法合力。
2.加强农业安全生产工作。2023年以来,共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企业数共计365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195人次,查出农机类重大隐患问题7个(含农机局),一般安全隐患问题17个,当场责令其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要求限期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整改率100%;联合开展拖拉机专项整治行动34次,排查拖拉机 325台(次),查处农用车辆所有违法132起;加强安全培训,联合镇(街)举办10场《2023年度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全员培训班》,共培训船主、渔民等1000人。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查使用违禁药物生产,出动执法人员183人次,检查屠宰场17场次,协助市场监管部门没收未经检疫的猪肉153斤,捣毁生猪私宰窝点1个。共检查养殖企业(场)392家次,种植户(场)517家,完成农产品监督抽样检测282个批次。立案查处不合格农产品案件2宗,罚没款合计6万元。
4.完善养殖业档案管理。为扎实推进《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在行业走深走实,畜牧水产局召集全市24个镇街畜牧水产组组长在英城街道开展了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演练。畜牧水产局共派出工作人员1192人次,到畜禽水产养殖企业和养殖场户、生猪屠宰企业、兽药经营企业、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318家次宣传《畜牧法》《渔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安全生产法》《动物防疫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行业法律法规,我局对全市已备案的1136家养殖场建立了养殖档案,并要求完善用药记录,杜绝使用假劣兽药、人用药。
5.加大渔业监管力度。打击非法捕捞活动,共巡航140次(其中:水上出动执法船86船次,陆上巡航54车次),出动执法人员613人次,劝离27艘占用主航道作业的渔船,共立案查处非法捕捞案件7宗,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宗3人,罚款共1.85万元。清理灯光诱捕网101张,清理虾笼43条共约1370米长,没收涉渔“三无”船舶4艘。
6.做好扫黑除恶、禁毒、反诈工作。2023年以来,共深入基层开展扫黑除恶宣传工作9次,悬挂宣传横幅9条,发放宣传资料800多份,派发宣传环保袋200多个。制定印发涉农领域禁毒工作方案,明确主要任务及责任,开展禁毒宣传和禁种铲毒踏青活动20场,检查养殖企业(场)392家次,种植户(场)517家,农资生产企业、经营门店等454家次,派发禁毒宣传单张共1500多份、张贴禁毒海报约35张。共开展反诈宣传活动10次,发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资料1000多份,悬挂宣传横幅7条。
(五)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1.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保持农业农村工作大局稳定。2023年共收到211宗信访案件,已办结(答复)174宗,正在调处37宗,未办结案件正在加紧处理当中。召开信访维稳(专题)工作会议10次,较好平稳处置了邓赞梅、曾某凤等涉农进京重大信访案件。
2、狠抓落实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严格落实倒流件案件处理工作要求,就邓赞梅、曾金凤提出的问题加强了对其的政策解释、思想疏导及教育工作。
(六)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对办理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案件结案后都在公示平台予以公布。强化执法监督,对办案的过程和各个环节实施监督和合法性审查。认真填写《广东省农业行政执法检查记录表》,认真按照《广东省农业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标准》的要求做好案件移交工作。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制定公布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和随机抽查工作细则等。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一)认真组织学习,树牢法治观念。通过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会、全体干部会议、个人自学等方式,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学习掌握《民法典》和新修订的农业农村系统法律法规等。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次,党组会议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3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4次,机关党委会议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6次,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论述精神1次。
(二)强化安排部署,注重贯彻落实。把法治建设纳入了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发挥党组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把法治建设的各项要求体现到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中。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有关规定等。
(三)加强警示教育,促进机关廉洁。坚持学习实践同步和线上线下结合推进,2023年以来,召集党组领导班子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专题会议4次,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工作部署4次,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开展中央八项规定、《廉政准则》和《反腐倡廉教育读本》等专题学习4次,组织观看廉政电教光盘4次。党组书记、局长对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进行党内(日常)谈话9人次、党内(任前)谈话16人次,领导班子成员与分管股室中层干部共开展党内(日常)谈话19人次。组织召开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期间纠治“四风”集体廉政谈话会3次。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2023年以来共召开4次意识形态专题会议,并安排专人开展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和排查整治。
三、推进法治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3年,英德市农业农村局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
(一)信息化执法方面。受执法观念未及时转化、网上执法系统更新速度快,部分执法人员网上执法技能不够熟练等因素影响,粤执法平台使用率不高,导致网上办案率偏低。
(二)加强农业综合执法方面。面对我市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多、散,安全生产监管面广量大,江河溪流绵长,东西地理跨度大等实际情形,执法人员编制偏少。我市牧渔企业、养殖场(户)2000多户,有的地处偏远,而工作人员有限,存在普法宣传工作还不够到位的现象。
四、2024年度推进法治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加强农业农村工作风险防控。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深入开展农业安全生产专项行动。持续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强化农业执法监督,重点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二)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推进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试点,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组织领导和特别法人体系保障。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
(三)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建设美丽乡村。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强禁渔期执法。做好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及提升工作。以打造美丽乡村精品路线为抓手,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建设精美农村。强化长效机制建设,总结示范点建设经验,促进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建设。
(四)全面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加强网络安全监管。
(五)准确贯彻上级有关法治建设工作部署和要求。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开展执法培训和业务交流活动。
英德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