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受前期“龙舟水”和台风“暹芭”的影响,水边镇受浸农田5611亩,其中需修复期间受影响的水毁农田617亩。为稳定粮食生产基本盘,避免出现二轮撂荒地,水边镇党委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有序开展复耕复种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洪水一退,水边镇立即成立了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撂荒地复耕复种以及2022年下半年粮食生产、农业应急救灾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耕复种工作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受灾情况以及可耕种用地面积为各村(社区)制定了耕作任务。各村(社区)高度重视,把复耕复种工作摆在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各村(社区)支部书记及时跟进落实,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全力发动辖区农户积极参与复耕复种工作。
二、发挥党员力量,凝聚党群之力
播种插秧是个体力活,复耕复种既需要资金,更需要人手。面对撂荒地复耕复种“攻坚战”,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协助推进复耕复种。在镇政府的组织下,各村(社区)组建了以党员为骨干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深入到田间地头里,与农民群众并肩奋战,一抹抹志愿红,点燃了夏日的激情。同时,农技中心的党员技术骨干每日奔走在田地间,一边做宣传,提高群众复耕复种积极性。一边做技术指导,普及科学耕种知识,提高复耕复种工作质量。
党员志愿者帮助复耕复种
三、实行奖励补助,激发群众参与
为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水边镇采取了系列奖励补助措施。“上级下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资金11万,救灾复产资金35万,同时镇政府支付部分资金。”农业农村办负责人介绍说:“对10亩以上无人复耕复种由村委或经营主体进行复耕复种的奖励500元/亩”。在修复农业设施上,水边镇政府根据受损情况,向各村拨付了数额不等的专项资金用于修复农田水利设施。在加快复耕复种节奏上,通过镇政府出资,农业农村办筹划,引进机械化设备,对连片农田进行机械化耕作。
经过全镇上下的不懈努力,截至8月下旬,水边镇完成了撂荒地耕作393.3亩,新增粮食面积989亩,其中水稻847亩,大豆9亩,玉米133亩。下一步,水边镇将继续抓好后期田管,尤其是病虫害防控,保证粮食产量。
引进机械化设备,进行机械化耕作
(供稿:水边镇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