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滑水山良好的山水和生态资源,土地肥沃,但英德市沙口镇新建村却由于组织凝聚力不强、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被上级认定为软弱涣散村。沙口镇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制定方案成立整改小组,并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后,选派了一名经验丰富,能力强的干部任第一书记,密切联系新建村干部群众,坚持抓党建凝心聚力,集思广益谋发展,共同谱写了美丽蝶变的新篇章,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谋发展
基层党组织是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在驻村第一书记刘恩龙同志的牵线搭桥下,新建村党组织加强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党组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党支部、英德市总工会党支部等帮扶力量的联建共建,从规范党组织生活入手,通过上党课、座谈交流、开展知识竞赛、外出参观见学等方式,引导广大党员树牢党员意识,充分认识到带头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意义。村支书和第一书记还带头召集党员干部、村小组长、乡贤和群众代表等,就如何搞好村中建设发展的话题进行深入交流,统一思想,共谋发展思路,制定工作计划。
针对服务群众能力不强、服务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村两委班子专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每周坚持开展业务学习培训活动,并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投入15万多对功能场所进行升级改造,规范了党建宣传栏、村务公开栏、乡村振兴宣传栏等设置,利用过道、走廊等空间,增添党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等主题元素,增强干部群众对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直观感受,营造了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经过努力,大家主动作为的热情高涨,曾经的“软弱涣散”不见了,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
二、坚守为民初心,努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去年以来,新建村在帮扶工作队等帮扶力量的带动和支持下,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是利用驻镇帮扶资金70万元,对入村路口进行了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和沿途风貌。二是争取上级财政补助24万元,修建从板陂片坝段至李屋坝段长约700米的硬底化道路,解决了学生上学绕行240国道的烦恼,极大提高了出行安全性。三是申请帮扶单位630资金11万多,为新建小学至杨屋路段安装50盏路灯,较好地改善了村民夜间出行条件。
针对一直困扰村民的饮水保障不稳定问题,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队员不辞劳苦,多次联合上山寻找水源,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实施滑水山引水工程。此项目投资155万元,预计2022年底建成,将惠及村民4500余人。对于村里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广大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三、发力产业振兴,以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在帮扶工作队的引导下,村两委班子充分认识到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主动寻求与满杰有机种植省级示范合作社进行合作,发动农户积极流转土地,发展水稻、花生、蔬菜等种植,采取“合作社+农户+电商”的模式,让村民种出来的农产品不愁卖,同时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目前村里已发展种植水稻大户3户,带动60农户年均每亩增收1000元。
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村里计划筹集120万元,加强与满杰合作社的深度合作,利用村中2000平方米的闲置用地,建设农产品加工车间,通过对农产品加工的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带动村民走上集约化、规范化种植的道路。项目于2023年建成后,预计能够带动新建村逐步发展10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每年10万元以上的收入,有效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