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德市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一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报告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审批机构拟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2年06月23日至2022年06月29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审批机构反映。
联系地址:市区金子山一号路政务服务中心二楼生态环境窗口,邮编:513000
联系电话:15917621465
传 真: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可对我审批机构拟作出的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英德市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一期) |
建设地点 | 广东清远英德市 |
建设单位 | 英德南岭甘泉饮用水有限责任公司 |
项目概况 | 英德市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一期)——输水管线工程拟选址于英德市横石塘镇、英红镇、英城街道,为新建线性工程,由三条管线及一个泵站组成。其中管线A线:起点(坑尾电站)113.33751度E、24.38374度N,终点(城北水厂)113.42257度E、24.23279度N;管线B线:起点(官田新建水陂)113.38737度E、24.40334度N,终点(秀才山水库)113.38073度E、24.32694度N;管线C线:起点(秀才山水库)113.38809度E、24.31004度N,终点(北江江湾取水口)113.43494度E、24.21519度N;秀才山泵站:113.38808度E、24.31009度N。工程管线全长48.437公里,秀才山泵站占地面积约161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4862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11.98万元,该工程为将来石门台饮用水工程的配套工程。 本项目运营期人员共计28人,负责水源管理人员和引水管线巡查,均不在厂区内食宿,年工作日365天。 项目距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管线东侧24米的金钱自然村。 |
环评机构 | 广州颢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一)施工期生活污水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道路清扫”用水标准,回用作施工降尘用水,不外排。混凝土搅拌系统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处理后废水全部回用;设备冲洗废水进行油水分离和沉淀后回用于施工机械冲洗用水;基坑排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管道试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和施工作业用水;初期雨水经过截洪沟进入到沉砂池中,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不外排。 (二)采用商品混凝土以减少粉尘的散逸,并严格执行“六必须”、“六不准”的施工现场管理要求,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施工现场设置围挡,施工期间的料堆、土堆等应加强防起尘措施,对堆存的砂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施工场地通过采取洒水抑尘、保持施工场地路面清洁,对进出运输车辆进行冲洗保洁,限制其在施工场地附近的车速;以及避免大风天气开挖作业等扬尘防治措施。爆破粉尘采取洒水等措施。施工车辆行驶运输扬尘也采取洒水措施。 (三)采取合理的施工布局等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作方式,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尽量减少进场的高噪声的设备数量;适当考虑现场布置与环境的关系,噪声值较大的设备尽量安排在远离广东英德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侧,减少对保护区的影响;将施工现场的固定噪声源相对集中放置,以缩小噪声干扰范围;在施工机械设备与基础或连接部之间采用弹簧减振、橡胶减振、管道减振等;本项目禁止夜间施工,减少对敏感点的影响;隧道口石方爆破作业应减小炸药装填量,尽可能减轻爆破作业的声环境影响。 (四)土石方渣料运往指定弃渣场;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产生污泥,人工清除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废油渣、废机油及含油抹布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五)施工期管线生态措施有:优化工程施工工艺,在管道敷设施工过程中采取边开挖、边回填、边碾压、边采取挡渣和排水措施;合理设计施工时序,采用“开挖一段、敷设一段”的方式分段施工;尽量缩短施工周期,减少疏松地面的裸露时间,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尽量减少边坡弃土石渣。对开挖边坡、回填边坡的防护工程,限制地表扰动面积;对本水土保持方案已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应加强管理,建立相应管护制度;严格按施工方案,控制管线及围堰施工作业带的开挖范围,避免大面开挖破水生浮游植物和底栖生物的生境,同时应尽可能减少对河道两岸、河滩地的水生植物破坏;加强围堰施工作业控制,合理围堰沙袋填筑及其拆除清理强度,从而减少悬浮物产生强度。做好施工设备的日常检查维修工作,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最大限度地控制水下施工作业对底泥的搅动范围和强度,减少悬浮泥砂的发生量;建立和完善鱼类资源保护的规章,严禁施工人员下河捕捞;加强监管,严格按环保要求施工,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按环保要求严禁直接排放,防止影响水生生物生境的污染事故发生;加强施工期环境监控和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行为和临时占地在工程线范围内,严禁将土方开挖的出渣及施工废弃物随意堆放。临时堆场生态措施有:优化临时堆土场设置,尽可能利用施工作业带和施工道路范围堆放,禁止临时堆土场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减少对植被破坏和土地扰动,以减轻水土流失影响;为了不改变原有在地貌,在临时堆土场布置前,需把表土约0.3米开挖,施工结束后进行回填作复耕处理;为了避免管线工程开挖的土方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在临时堆放的土方两侧设编织袋土挡墙护脚,一侧设置临时排水沟,堆土表面采用彩条布覆盖。无法回填的弃土应及时清运处理。弃渣场生态措施有:严格执行“先拦后弃”的原则,弃渣前应根据地形条件和弃渣量在弃渣场下游设置挡渣墙拦渣;弃渣前需在挡土墙外侧设置截洪沟及沉砂池措施;弃渣前对场地表层有机质土、耕植土进行清方集中堆放,弃渣后用于覆盖复耕绿化;堆渣结束后全面整地,恢复渣场植被,堆渣边坡和堆土区域均应实施有效的排水和坡面植被恢复。 二、营运期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一)完善施工期未实施到位的植被保护措施,管道工程建设完成后,对临时占地进行绿化恢复,基本恢复到原有林草覆盖率水平,确保项目建设区内植被覆盖率和存活率。 (二)本项目建成后,不产生生活污水及其他废水,因此项目不会对当地地表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三)附属工程备用柴油发电机使用频率较低,废气经机组自带烟气净化装置处理后,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后,引至楼顶(DA001)排放。 (四)泵站水泵采用进口或者噪声低的先进国产水泵,泵房采用隔声门窗;控制集气设备和设备零件产生的噪声,水泵及发电机基础采用重量大的且设置了橡胶隔振垫等进行隔振,从而减少振动的噪声;每个水泵机组单独设置基础,防止产生共振;在水泵吸、压水管上尽可能采用软性联结;对各风机的进出口采取消音措施;在秀才山泵站周围以及噪声源附近种植吸抗性强的杨、柳、柏、槐等多年生乔木和灌木,形成绿化隔离带,利用绿化林木降噪。 三、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不设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
公众参与情况 | 我局在受理公告期间未收到公众反馈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