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清远市英德市卫生健康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881092353830T/2021-00043 分类:
发布机构: 清远市英德市卫生健康局 成文日期: 2021-01-22
名称: 2020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情况总结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8-0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2020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情况总结

发布日期:2021-08-05  浏览次数:-

   202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卫生健康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有序推进卫生健康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质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有序推进,实现疫情可防可控目标,共选派26名医务人员圆满完成驰援湖北、白云机场任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2019年和2020年均收到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的感谢信肯定英德医改工作,并荣获“2019年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提名奖”;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医改工作进一步深化,2020年第三季度县域内住院率达91.5%,位列全省县(市、区)第六,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明显增强;市中医院成功通过三级中医医院评审,九龙镇卫生院通过清远市二级综合医院现场核定;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省级健康促进县分别接受国家和省专家组的实地验收并得到肯定。2020年6月,在全国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视频会议上作经验发言;11月,作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代表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深圳召开的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12月,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防控机制与资源储备,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一是规范发热门诊/发热诊室设置。出台《英德市公立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规范化建设方案》,截止目前,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以及25家发热诊室已完成规范化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市中医院和东华镇中心卫生院于12月底基本完成建设。充分发挥发热患者“哨点”监测作用,实行发热门诊全员核酸检测。二是建立院感防控机制,健全医疗救治分级梯队。制定院感防控责任清单和局领导班子成员院感防控工作分片包干联系制度。积极开展医疗机构校验工作,指导社会办门诊部、个体诊所落实院感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发热患者“哨点”监测作用,落实发热患者“零报告日报告”制度。三是切实抓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核酸检测能力建设。目前,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疾控中心能独立开展新冠核酸检测,市人民医院日均最大检测量可达550份,市中医院最大检测量为300份;市疾控中心日均可检测370份;浛洸镇中心卫生院已完成实验室建设,已申请上级认证许可。四是持续推进秋冬季医疗救治资源储备。市卫生健康局印发了《英德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分级启用方案》、《英德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整体腾空病区扩充收治病床工作方案》,市人民医院作为县级定点救治医院,东华镇中心卫生院为我市后备定点救治医院,严格按国家及省市工作要求,及时动态掌握辖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资源配备情况。五是配合认真做好集中隔离点女足基地,以及入境旅客集中隔离场所格林东方酒店和君悦酒店的健康管理和指导工作;六是针对疫情形势新变化,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积极配合市场监管局、工信局等部门和各镇街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做好相关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二)持续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群众就医环境。一是持续推进我市公立医院升级项目和急救体系建设项目。目前,市人民医院内儿科、急诊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装修施工阶段完成80%;急救体系建设已完成20台救护车和通信设备、23套车载急救和120指挥中心的教学用器材购置、验收,并于2020年12月投入使用。市妇计中心迁建项目门诊楼、医技楼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完成总工程进度80%,正在进行室外地砖铺设、场地马路平整等工程。二是全力推进中心卫生院升级项目建设。目前东华镇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已完成全面搬迁,并投入使用。同时,购进了1.5T MRI、64排螺旋CT、高端DR、血液透析机、胃肠镜等一批先进医疗设备,成立了新生儿科、皮肤科、中医康复科,基层版胸痛中心通过省胸痛中心认证,聘用5名首席专家(其中3名由省卫健委聘用、2名由医院聘用)以及清远市人民医院派出24名中高级职称人才帮扶,大大提升了东华镇中心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

   (三)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我市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的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出台《英德市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组建了以市人民医院为总医院的1个医共体,举行了紧密型医共体启动暨医共体总医院揭牌仪式、医共体成员单位授牌仪式;召开了医共体总医院理事会成立大会,选举理事长和副理事长;审议通过《英德市医疗卫生共同体章程》,扎实有序推进医共体建设。因地制宜在医共体内建立了急救、胸痛、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医学检验、消毒供应、信息、基层会计核算等8个业务中心,并在综合实力较强的3家医院设立分中心,实现了县域内医疗资源分片区集约化管理,有效提升了医疗技术服务水平。2020年,已建成急救站网点14个,辅助网点13个,现有院前急救监护型救护车38辆,用于传染病防控使用的负压救护车2辆,急救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共派急救车1.03万车次,救治人数7411人次,执行医疗保障任务183场次;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标准版认证,平均门球时间为73分钟;影像诊断中心共阅片39.47万例次,其中为基层阅片5.88万例次;连接上级医院远程会诊病例7867例,为基层远程会诊12例;医学检验中心共完成1383.65万份标本检测,其中为基层完成标本检测1.54万份;消毒供应中心完成各类再生器械、物品消毒灭菌57.94万件,其中为基层消毒灭菌1.19万件,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医院经营成本,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为基层患者就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让基层群众就近可以享受县级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

   (四)加强“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推动智慧医疗便民惠民。按照省、市的要求,完成了电子健康码推广应用以及29家公立医疗机构的HIS系统改造、设备的采购工作。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均利用医院微信公众号为群众提供分时段自助预约挂号服务、移动支付门诊费用、查看检验报告等服务,使群众足不出户轻松预约、踩点就医,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患者。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做好人才招聘工作。一是开展特岗全科医生招聘工作。今年共招聘了7名特岗全科医生,全面完成省卫生健康委招聘特岗全科医生的任务。二是采用“县招县管镇用”和机构自主招聘、简化程序引进紧缺人才等方式招聘医务人员,2020年共招聘了104人,充实了我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六)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一是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周末和节假日应急值守制度,确保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及时处理。2020年,有效处置食源性疾病聚集性事件33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起,确保社会稳定,舆情可控。二是统筹推进疫苗冷链配送系统和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工作。目前,疾控中心冷库已完成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25间乡镇预防接种门诊后补式冷库已完成建设。三是做细做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和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工作。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925899份,建档率93.87%;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常住人口签约率为56.86%(省要求30%),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79.65%(省要求60%)。四是加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积极推进消除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试点项目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控、残疾预防干预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出生人口素质。五是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完成辖区215间企业约12680人的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禁忌证388人,疑似职业病25人。

   (七)扎实推进创建工作,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一是做好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迎检工作并于今年9月顺利接受了国家级评审组的实地检查验收。二是认真抓好国家卫生城市和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截止12月31日,我市成功创建了1个省卫生镇,23个清远市卫生镇、1071条省卫生村、4271条清远市卫生村,55个省无烟单位、96个清远市无烟单位。同时,积极开展各类“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全市共建设健康社区(村)60个(占比20.06%)、健康促进学校42所(占比54.55%)、健康促进医院16间(占比55.17%)、健康促进机关51间(占比51.52%)、健康促进企业32间(占比20.13%)、健康家庭60180户(占比20%),修建公共运动健康场所9处(其中乡镇级8处),并于12月初顺利接受了省级技术评估专家组的评估验收。

   (八)加强人口发展服务,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继续做好人口监测工作。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124.6万,出生14471人,出生率11.6‰,性别比115.82。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好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全市五大奖励扶助金按月及时发放。联合人寿保险公司开展银龄安康活动,为全市60岁以上老人购买人身意外保险,自费投保率达20%。顺利完成老年健康宣传月、敬老月活动,通过活动让全市老年人了解了更多保健知识,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二、存在困难及不足

   (一)现有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难以满足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需求,制约了县域医共体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二)医共体建设受医保政策影响。主要是医保资金未实现县域内总额打包,难以真正实现人财物的统一,影响了医共体建设推进的成效。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发热诊室规范化管理,加强发热患者闭环管理,继续做好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院感防控、爱国卫生、健康教育等工作。二是切实抓好三个隔离点指导和管理工作,做好环境消毒和人员健康管理。三是继续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四是继续抓好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初审和省卫生城市复审准备工作。五是继续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促进县域医疗资源更加合理分配,构建市镇村三级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健康英德建设保驾护航。


                                                     英德市卫生健康局

                                                      2021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