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也是群众的热切期盼。为扎实推进乡村环境提升,推动宜居西牛、和美西牛建设,让乡村群众切实分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连日来,西牛镇人大切实发挥代表作用,坚持从微小细节处着手,一线担当,精准发力,全力推进宜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让乡村环境旧貌换“新颜”,切实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充当文明“宣传员”,深入细致“讲”
人大代表生活在乡村中,最容易成为村民的贴心人,他们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是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言人。在农村环境提升活动中,西牛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自身优势,组织各级代表走村入户,通过面对面宣传、发放倡议书、村村通等多种方式,向广大群众全方位宣传环境提升相关内容和政策,用最平易、朴实的语言讲清楚、说明白,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树立绿色生活理念、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在全镇上下形成“人人参与、家家行动、户户受益”的浓厚氛围。
人大代表入户宣传环境提升相关内容
“村里不定期清理生活垃圾,房前屋后的物品统一摆放整齐,环境干净多了,大家住得也安心。”在小湾村,曾阿伯感慨道:“相较以前,苍蝇蚊子少了很多,老人小孩也少生病,搞好环境卫生真有意义。”
充当环保“信息员”,雷厉风行“管”
“李代表您好,我们村口牌坊两侧有不少建筑废料和生活垃圾,经过时会有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让人难以忍受。极其影响村容村貌,不利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请及时联系村保洁员进行处理。”寨下村的彭阿姨饭后散步时,将看到的“脏、乱、差”问题拍照,通过微信群直接发给结对联系的代表。“人大代表与选民结对联系”、“代表与群众建立微信群”已成为群众及时反映问题的有效载体。自农村环境提升活动以来,辖区各级代表已收到农具乱堆乱放、垃圾清扫转运、生活污水治理等相关问题和建议60多条,均按操作流程进行交办和解决,形成了“随时收集、限时处理、及时反馈”的民意处理流程闭环。此外,镇人大还组织各级代表围绕公共区域的环境整治问题进行议事讨论,并形成代表建议8条,并督促落实整改。
充当整治“督导员”,全面细致“盯”
“我觉得农村环境提升行动不要局限于‘扫干净、弄整齐’,绿化建设也不要片面追求一时的效果,可以因地制宜,一并融入西牛麻竹笋、麻竹叶等产业元素和古建筑文化元素,增加村民对家乡的归属感,真正让其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西牛镇人大代表丘兴达在调研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看法。
人大代表来当村居环境督导员,是西牛镇推行的人大代表监督创新机制中的一项内容,皆在聚焦农村风环境提升,主动担当作为,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常态化、标准化、多样化地发挥代表作用,坚决守护辖区内的绿水青山。自监督创新机制颁布以来,代表们积极响应,多次实地视察各行政村沿溪沿路、农户院落及村交界处等重点区域,查看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情况,并听取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专题汇报。各级代表围绕视察中发现的问题,深入交流研讨、建言献策,并及时报送到镇人大办,进行交办落实,以监督促整治,切实提高村民的人居环境质量。
人大代表在小湾村调研
充当洁净“战斗员”,示范带动“干”
为切实把群众的参与热情带动起来,西牛镇人大下足“绣花”功夫,号召人大代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拿起扫帚、铁铲,带头整治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河道沟渠的环境卫生,争当农村环境提升的“一线标兵”。“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就是要起到典型示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西牛镇人大代表、兴塘村党支部书记陈伟忠积极投身到环境提升活动当中。与代表们一同捡起散落的垃圾,将满载垃圾的车子接连运出村子,村内的环境也在逐渐的变好,这让他感到很欣慰。高道、石金、黎沙等村庄在各级人大代表的带领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行动,农村环境得到了质的提升。
人大代表在田间地头清理垃圾
人大代表清理村内公共区域的垃圾
西牛镇人大负责人对各级代表提出号召:“希望各位人大代表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关切,为不断提升农村环境,建设和美乡村贡献代表智慧和力量”。下一步,西牛镇人大将继续组织和引导全镇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建言献策、监督助推作用,投身到和美乡村建设中去,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西牛。
供稿:欧铭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