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实施,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新时代西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打赢防御“4·20”洪水攻坚战。一是做好准备及预警。强化人员及物资准备,成立防汛抢险队伍,全镇组成应急队50人、民兵应急排30人,同时储备橡皮艇、冲锋舟、手电筒、救生衣等防汛物资,并与气象、水文等部门信息互通,及时发布预警信号。二是快速应急救援。对易受浸村居,安排1名带队镇班子成员、2名冲锋队成员下沉到一线,负责组织下沉村居的应对防御工作,全镇共组建突击队15队267人,成功转移群众5708人,在大洪水中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及时复工复产。将230余名干部根据镇区受浸情况分成10组,出动垃圾转运车几十台、高压喷水车8台、铲车9台、钩机3台,在2日内对6个村(社区)60余个村民小组全面清洁消杀,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在防洪抗洪期间,惠州英德商会捐赠5.6万元用于购买橡皮艇,西牛商会捐赠9万元购置垃圾桶,增城区驻镇帮镇扶村西牛镇工作队、黄花镇工作队等17个单位给予极大帮助。四是做好全年“三防”工作。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完善村一级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定时巡查电站水库,开展巡查192次,保障电站水库坝体安全以及生产设备正常运转。
(二)麻竹笋产业优化升级。一是高质量建设产业园。成功申报省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争取奖补资金5000万元,其中4000万元用于西牛麻竹笋“补改投”产业园厂房建设,目前,产业园C区项目正进行厂房主体工程现已封顶,D区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项目可研报告。成功申请债券资金5000万重点用于园区标准化厂房、道路硬底化以及集中污水处理设备等配套设施建设,已完成前期勘察、设计、招投标工作,现施工单位已入场清表。二是打造标准化收购点。谋划西联村、小湾村麻竹笋标准化收购点项目,小湾村收购点项目,占地约10亩,由增城区对口帮扶援建厂房主体结构,西联村收购点项目占地约50亩,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现均已开始动工建设。三是使用规范统一包装。鼓励统一使用“西牛麻竹笋”商标,对麻竹笋收笋点、小作坊、笋企等100余名从业人员开展培训,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现场指导,印宣传单张发300余份,持续擦亮西牛麻竹笋名片。四是全力推动产业融合。完成西牛麻竹笋研学基地一期建设,在小湾麻竹笋种植基地旁打造占地约5000平方米“西牛麻竹笋主题公园”已开放使用,进一步展示西牛麻竹笋历史发展脉络。西牛麻竹笋产业展示中心今年正式投入使用。
(三)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一是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西牛镇3万亩连片土地成功获得省级“富硒土地”认定,成为粤北区域面积最大的天然富硒地块。推动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示范)建设,项目于今年6月通过清远市验收。发放耕地地力补贴445万元,发放人次10465人次,补贴亩数43703亩。二是实施一批公共设施补短板项目。推进西牛镇鲜水防洪堤水毁应急修复工程,总投资120万元,目前已完成施工设计、预算送审、施工招投标公示等程序,并进场施工,目前完成进度85%,预计年底完工。推动西牛镇西联陈屋、吴屋移民村机耕路硬底化工程,总投资46.17万元,目前完成进度60%,预计过年前完工。推进赤米坑小流域整治、花塘十分陂、金竹碰田水渠、社区下蚌、南江坝水渠、花田温屋水毁陂头建设,目前已全部竣工验收。三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对23栋存在安全隐患的非经营性自建房整改,金竹村委新屋村成功通过清远市“特色村”验收,新增赤米楼下、西联上围建设“特色村”,8月份已入场施工。全镇共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设施131座,覆盖126个村组,惠及农户13776人,基本完成雨污分流全覆盖。四是落实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全面推广“县、镇奖补一部分,村筹资一部分”的多元化管护经费筹集机制,已下拨资金至各村(社区)用于环境保洁。五是做好宅基地报建监管工作。严格落实宅基地审核程序,做到“一户一宅”,今年以来,新增农房报建71户,审核通过33户。
(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持续深化。一是加快典型镇培育。推动典型镇规划编制,坚持一盘棋谋划布局,合理配置人、财、地资源,目前已基本完成典型镇编制规划。抓好镇域更新,紧盯“七个一”项目建设,对原有美丽圩镇入口、农贸市场、美丽河道、绿美生态小公园4个项目持续绿化美化,目前已完成美丽圩镇入口提升工程、河道外立面提升工程、美丽圩镇客厅建设工程以及沿河边绿道、绿化、小公园工程,桥东区S348线至宝塔路、仙牛路升级改造工程进度88.48%,正有序推进。二是抓好典型村培育。组织西联、赤米、金竹、花田、花塘申报2024年典型村,编制典型村培育计划,计划于今年年底完成验收。发展农文旅融合,以麻竹笋为主,以水稻、韭菜为辅,打造小湾—花田—花塘片区、西联村、赤米村3个田园综合体。
(五)民生实事加速推进。一是落实社会公共服务。严格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今年以来,共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超559万元,成功申请47户临时救助。全镇302名困境儿童、6名孤儿及29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关爱保障范围。推进殡葬改革,提倡文明节俭办白事。二是完善饮用水工程。推进西牛镇新建自来水厂验收,目前已完成分部验收及单位工程验收,并于5月份开始试运行。在8宗村村通饮水工程的基础上,分别于今年3月、5月完成2宗全覆盖供水工程竣工验收,目前圩镇自来水覆盖率达99%以上。三是推进教育事业。2024年,共计发放奖教奖学金31.71万元,其中,奖学方面,奖励本科以上142人,西牛中学中考优秀学子50人,中心小学小升初优秀学子7人,共计奖励199人17.41万元,奖教方面,奖励教师个人52人次,慰问教职工443人,共计奖励495人次14.3万元。四是做好防返贫工作。帮扶西联村2户因病住院而经济困难的脱贫户,帮扶4位脱贫户子女申请教育金5万元,帮扶1位脱贫户成员丧葬费5000元,补助1位因病住院脱贫户住院津贴。五是升级养老服务。由西牛卫生院作为主体实施长者饭堂,在重新加固改造原西牛镇敬老院东宿舍楼基础上,新购厨房设备,惠及更多老人群体。六是完成“五经普”工作。今年正式启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成立西牛镇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织各村普查员27人,在单位清查中,完成1589家个体、603家单位的单位清查,在普查登记中,完成259家个体户,572家单位的普查登记。
(六)绿美建设扎实推进。一是推进河长制工作。今年以来,共计巡河701次,清理河流长度约5公里、清理面积约2500平方米、清理漂浮物数量约13吨。加强河湖“清四乱”问题整改,完成15个遥感图斑问题现场核查。加强打击偷取河砂行为的力度,已开展处罚结案1宗。二是推动植绿护绿。开展植竹活动,3月12日,在英德市四套班子成员带领下,全市20多个机关单位超500名干部开展“义务植竹”活动,在赤米村冷坑组250亩山地上种上麻竹笋苗5000多株。开展全民植树活动,制定村庄绿化“一村一策”方案,13个村(社区)完成植树数量约13354株。开展主干道沿线绿化提升工作,在S348线沿街、校园周边栽种桂花树200余棵,提升沿线风貌。截至目前,全镇共完成造林591.79亩,新造林抚育2838亩,麻竹笋扩种623.78亩。三是加强森林防护。加强森林执法,开展5次巡查执法,出动50人次,森林督查疑似违法图斑数量0宗。强化森林防火,组建森林扑火队21人,与村小组、租山造林业主等主体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重点清理林边、路边等区域杂草及可燃物。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全镇共有古树名木10棵,签订古树名木管护协议,落实责任人,目前未发现破坏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现象。
(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聚焦化解矛盾纠纷。持续完善“1+6+N” 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落实领导接访和包案责任,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今年以来,共接收信访件39件,目前已受理办结30件,正在办理9件,无发生群体上访事件;受理人民调解案件17宗,成功调解结案16宗,正在办理1宗,调解成功率94%以上;上传网格事件2271宗,已办结2271宗,办结率100%。二是加强重点人群管理。排查重点未成年人342名,开展入户教育5次,教育学生35人次。对在册既往三级以上8名高风险患者重点随访,对现有在管25名社区矫正对象实施一人一册管理,无发生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案件,无出现在管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等情况。三是着力改善社会治安形势。今年以来,全镇治安案件立案68宗,刑事案件立案16宗,无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开展交通安全专项行动36次,出动288人次,制止和查处3010次交通违法行为,查处酒驾31人次、毒驾0人次。全镇共发生171宗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6.59%,其中亡人交通事故1宗,总体上社会治安形势与去年相比有所好转。四是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检查生产经营企业190间次,排查出安全隐患8条,已全部整改完成。开展消防安全工作,共检查“三小”场所、企业、超市、宾馆、餐饮店等场所363家次,出动420人次,检查出消防安全隐患148条,目前已整改87条,未整改6条已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其余55条未到复查时期。做好防溺水工作,建设鲜水村鲜水塘大众游泳场,安排人员对重点水域进行巡查,开展急救培训3场,发放防溺水宣传单1052张,今年以来,没有发生学生溺亡事件。
(八)机关建设规范推进。一是加强作风建设。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带头过紧日子,今年以来,广告宣传、办公用品等各项支出较去年节省约15万元。二是加强依法履职。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加大普法、学法、用法力度,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法律监督、工作监督,高质高效办好人大代表建议。规范政务公开,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三是提高服务能力。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打造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切实落实事关群众利益的事情。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虽然各方面事业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与不足:一是麻竹笋产业小、散、乱的问题仍相对突出,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品牌影响力仍显不足。二是产业发展建设资金缺口较大,谋划了一批提升项目,但受经济下行影响,资金来源渠道相对较困难,项目建设举步维艰。三是对标典型镇、村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基础设施提标、服务功能提质、圩镇风貌提升等还需努力。接下来,我镇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全力以赴抓好麻竹笋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以“三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战略加快培育麻竹笋产业新质生产力,建设标准厂房,建立种植、加工、厂房标准体系,推动现有收笋点、加工企业继续升级,实现辖区内笋竹加工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二是谋划初加工用地,打造1-3个标准规范化收笋点,不断补强麻竹笋加工基础薄弱、规模小的短板,推动麻竹笋产业实现规模化转型升级。三是加快落实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做好西牛麻竹笋“补改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按质按时完成麻竹笋产业各个项目建设。
(二)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一是持续聚焦“七个一”项目建设,开展招投标流程并在完成后加强与施工方协调沟通,倒排工期,加快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见成效,力争典型镇建设达标达质。二是推进典型镇项目建设,典型镇项目库共13个项目,已开展10个项目,西牛镇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项目、高道街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麻竹笋主题公园二期建设工程等3个项目计划明年实施。三是推进撂荒地整治,减少撂荒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同时,鼓励农户种植水稻作物,努力发展规模化种植优质丝苗米,确保超额完成全年粮食种植任务。
(三)抓好各项民生实事,全力提高群众获得感。一是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抓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做好社会保险全覆盖,逐步扩大城乡低保、五保、医疗救助、孤独保障等底线民生保障覆盖面,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二是持续抓好民生实事。继续推进西牛镇鲜水防洪堤水毁应急修复工程,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争取资金实施金竹村担水潭灌溉水渠建设工程、沙坝村黄沙坑桥建设工程、沙坝村冲头组至大洞龙潭道路硬底化工程等一批项目。三是推动文化惠民工作。继续做好文艺惠民演出活动,计划开展6场次,利用金竹、花田、小湾3个图书馆分馆服务点做好阅读、讲座等活动。
(四)全力抓好平安建设,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一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基层治理数字赋能,持续完善网格化管理,积极排查农村基层矛盾纠纷,确保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落实信访案件领导包案,持续发力推进突出信访问题调处化解工作,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二是持续推进扫黑除恶、禁毒和防范电信诈骗工作,开展不间断、多频次、多渠道的巡查整治和宣传教育活动,坚决降低涉黑恶、涉黄毒、涉诈骗案件发 生率。三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标准,紧盯危化品、道路交通、食品药品、消防、森林火灾、建筑工地、地质灾害等安全生产重点领域。
(五)推进法治建设,树立高效廉洁政府形象。一是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保障发展,坚持带头过苦日子,压缩不必要开支,将钱用在民生实事上。二是建设高效政府。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实行项目化、闭环化管理,进一步精简会议、压缩文件,最大限度减少事务性活动,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推动发展上。三是建设法治政府,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能力,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有效实施重大决策后评估,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