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双方都认识到了彼此的错处和难处,不如一人让一步,马女士这边支付600元装修工钱,杨师傅收到工钱后便了结此事,你们看如何?”在“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联合调解室,原本闹得不可开交的马女士和杨师傅,终于握手言和。
农村出来搞装修的杨师傅在2020年12月接到马女士的装修工程,双方约定工程费用为14100元,装修期间双方因质量问题引发了争议。工程结束后,双方就剩余未结算的工钱再次发生严重纠纷,在杨师傅上门追讨工钱时发生口角,马女士报警协调后仍未达成一致。
1月12日,马女士与杨师傅装修工程纠纷案调解现场
2022年1月,该起案件经派出所、司法所委派到英城街道“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联合调解室进行协调。值班代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心贴心了解群众诉求,值班法官、检察官结合自身专业性深入浅出地向群众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合法维护权益,人民调解员通过丰富的基层调解经验引述类似案例开展劝导,多方联合调解,双方终于停止了纠纷,达成和解协议,纷纷发出了“满意”的声音。
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英城街道“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联合调解室秉承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法律为准绳的理念,并未止步于民事调解。2022年1月,莫某与一混凝土科技有限公司关于赔偿纠纷的陈年信访积案经“扫黑”、信访、司法等多个部门数年调解未果后,移送到了英城街道“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联合调解室。
人大英城工委高度重视,提前组织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以及信访办、司法所、自然资源所、城南派出所、南山居委会等有关单位部门人员,针对此事中的矛盾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据了解,莫某坚持认为该混凝土科技有限公司经合法拍卖获得的土地属于其村集体所有土地,并以此要求该公司赔偿其投资建设莲藕塘的损失30万元整。随后在英城街道“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联合调解室,结合实际情况,人大代表动之以情,劝导双方平心静气地说出原由及诉求,人民调解员晓之以理,结合案件相关资料与双方从头梳理土地权属及赔偿问题,法官、检察官导之以法,在梳理过程中从专业角度向双方详细讲解涉及的法律程序及法律法规,经过多方不懈的努力,逐渐解开了莫某的心结,使其放下了对相关公司及政府的成见,欣然接受调解结果,同意了结这件陈年信访积案。
1月19日莫某陈年信访案调解现场
群众利益无小事,倾心倾力解民忧。这是英城街道“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联合调解室调解纠纷事件的缩影。“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 N”联合调解是为聚焦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探索创新的社会治理协同机制,通过调动法官、检察官、妇联执委、法律顾问、社会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N”方力量参与到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在法治轨道上统筹多方力量和各种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助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化治理格局。截至目前,英城街道“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联合调解室已调解疑难案件47宗,调解成功案件26宗,成功率达55%,开展群众法律宣讲47场、专题法律讲座2次,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工作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法官、检察官到城西代表联络站开展专题法律讲座
人大英城工委主任邓新苗表示,英城人大将持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鼓励和引导人大代表主动参与调解活动,疏导群众情绪、调处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联动法官、检察官及“N”方力量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推动“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 N”社会治理协同机制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构建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治理网络,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基层矛盾化解治理“新模式”,奏出英城社会治理的和谐音。
英城街道办 人大办供稿 信息员:杨京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