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如洗的天空下,英城街道江湾村一地茎叶满地蔓延爬着长,茎上有细细的绒毛,叶子呈分裂羽状,青翠欲滴,煞是好看。眼前的这番绿意盎然田园美景,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现在映入眼帘的是绿意盎然、瓜香飘逸的瓜果园。
撂荒地改造前照片
改造后种植瓜果照片
说起过去的瓜园地,江湾村民说:“这里原是一片低洼地,地处北江边,交通不便,杂草丛生,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就会颗粒无收。”这片地的存在不但没给村民们创造价值,还成了村民们的烦心事,不仅难以保证正常收成,并且缺乏开发管理和泄洪排涝设施,更没人愿意到这来种植。
江湾村委对耕地抛荒这一情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千方百计寻找合适项目破解这一难题。为切实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突出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土地流转,江湾村大力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有力遏制了耕地抛荒现象。
恰逢市委市政府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实施“雁归工程”,吸引了广大外出大学生回乡创业。大学生谭一飞在外打拼数年,但是心中始终有一颗农业梦,2021年回到家乡江湾村,考察适宜发展的农业项目。经过江湾村委和英城街道农技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北江河畔流转了60亩土地(撂荒地),成立了顺飞农场。经过铲除杂草、小树,土地平整、建设排水沟渠等,于2022年秋天开始种植蔬菜,并获得了一定的丰收。经过进一步考察和市场调查,2023年春季,在农技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种植了10亩西瓜、4亩香瓜、数亩蔬菜和玉米等。现在到了丰收采摘的季节。
看着这大片绿油油的瓜田、众多采摘人抱着沉甸甸的大西瓜、吃着比蜜甜的香瓜,周围村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昔日的撂荒地。谭一飞说:“取得这些成效,也是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在外请教和学习了一些农作物的种植技术,2022年春季种植了西瓜、蔬菜、香芋等,在即将收获的季节,突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造成了颗粒无收,损失巨大。自己有了退出农业的想法,但在村委、街道和农技中心各领导和亲朋的鼓励支持下,又重新振作起来。再加上农技中心工作人员经常过来技术指导,才有了今天的成果。”他表示,今后将多积累一些经验和技术,把农场规模逐步扩大,将农场流转60的亩土地用来种植瓜菜,丰富居民的现场采摘需求。
英城街道党工委委员刘献明表示,由于农场采摘园开业时间短,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打造自己的品牌,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
下一步,英城街道将进一步完善方案、采取多种措施,把昔日的撂荒地变成各种瓜菜园。
(供稿:英城街道农技中心 叶添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