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流通领域的加快发展,牛羊等动物的跨区域流动也越来越广泛和频繁,近几年本地人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的病例逐渐增加,为了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英城街道开展了动物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工作。
加大知识宣传,熟悉布病
英城街道农技中心工作人员深入村组、养殖户,进行布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一是张贴宣传画;二是编制“布病知识明白纸”;三是通过微信群等现代媒体扩大布病知识的宣传。让人民群众了解布病的相关知识,并做好布病的防控和养殖户的自身防护,减少人民群众的恐慌心理。
全面牛羊流调,摸清底数
羊、牛等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可在动物间或者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英城街道农技中心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牛羊养殖户进行摸底调查,目前,英城街道现存栏牛610头、羊497只,已建立了牛羊养殖台账,并进行了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一是检查牛羊是否存在流产等症状;二是查明牛羊的来源及销售去向,做到可追溯化管理;三是要求养殖户外引牛羊时要索取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实验室检测报告,落地后要到当地畜牧兽医部门进行报备;四是售卖牛羊时进行产地检疫申报,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才能进行销售外运。
采集血样检测,清除病患
为做好布病防控工作,英城街道农技中心工作人员不怕脏、不惧高热,深入各羊养殖户圈舍,进行羊的抽血采样。在采血的同时,向养殖户宣传,做好定期消毒,在羊生产和清扫圈舍时一定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措施,避免感染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目前,全部抽血采样结果经实验室检测,全部为布病阴性。
部门通力协作,联防联控
英城街道积极和市动物疫控中心、市场监督等部门协作,到农贸市场进行布病知识宣传,及羊(羊肉)市场销售摊位进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查验,杜绝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羊进入市场。多部门合作,联防联控布病等人兽共患病,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布鲁氏菌病又简称“布病”,俗称 “懒汉病”“蔫巴病”。为避免感染布病,要做到:加强牲畜的饲养管理,做好个人防护;饲养、接产、挤奶、剪毛、打扫圈舍时,必须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劳动过程中不能抽烟、吃零食等,做好个人消毒防护;坚持定期消毒圈舍、用具;外购牛羊要检疫、隔离,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购买牛羊肉、及其产品和生奶时,一定要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市民购买和食用牛羊肉和鲜奶时,要查看动物产品合格证明。不食用未煮(烤)熟的牛羊肉、鲜奶等。
下一步,英城街道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形成工作联动机制,做好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工作,保障“动物健康、生态健康、人类健康”,积极控制、扑灭和净化人兽共患病,筑牢动物生物安全和公共安全屏障,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供稿:英城街道农技中心 徐培春、张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