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1日,英城街道综治办迎来了一位面带愁容的年轻村民古某某,他来自廊步村,因父亲在岩前村务工期间不幸遭遇工伤,高昂的医疗费用让他家庭陷入了困境。古某某不知如何是好,遂来到街道办寻求帮助,希望政府能够介入调解,促使用工方共同承担医疗费用。
接到古某某的求助后,英城街道综治办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在详细了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后,综治办立即组织调解员进行了初步调解。鉴于古某某的父亲仍在医院接受治疗,具体医疗费用和伤情程度尚未明确,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待古父出院并确定总医疗费用后再行协商。2024年7月3日,随着古某某父亲顺利出院并确定了医疗费用总额,英城街道综治办再次吹响了调解的号角。为了确保调解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综治办特别邀请了英德市人民法院的法官、英德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以及人大代表共同参与调解,形成了“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的多元调解阵容。
调解过程中,法官和检察官凭借深厚的法律功底,为双方深入剖析了案件的法律关系与诉讼风险,提供了专业、中肯的法律建议。调解员则凭借丰富的调解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灵活运用各种调解技巧,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积极寻找利益平衡点。他们不仅向古某某阐述了法律诉讼的复杂性与成本考量,引导其理性维权;同时,也积极劝导用工方承担社会责任,体现人文关怀。经过多轮紧张而富有成效的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并在调解员的见证下签订了调解协议书。这场因工伤赔偿引发的纠纷,在英城街道综治办的努力下,得到了圆满解决,不仅有效维护了古某某及其家庭的合法权益,也彰显了多元联动调解机制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独特优势。
此次成功案例,不仅是对英城街道社会治理创新模式的一次有力证明,更为推动社会治理向更加精细化、人性化方向迈进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英城街道将继续深化多元联动机制建设,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新方法,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供稿人:综治办黎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