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城街道长岭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奋力谱写“百千万工程”长岭新篇章。
因地制宜,振产业之“兴”。入山问樵、入水问渔,长岭村立足自身优势产业,打好农业“特色牌”。竹叶飘飘,笋香满溢。长岭村致力于发展“长岭牌”麻竹笋,发展“竹笋百亿产业”,麻竹笋种植规模已达到9500亩,年总产量约13300吨,年总产值约3200万元,带动村民每户年均增收约2万元;乘风借力,瞄准电商发展机遇,投资1.72亿元长岭里麻竹笋电商直播商贸综合体项目建设,预期促进麻竹笋产品经济交易额20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超200人。合作探索,“种”出兴旺。长岭村金福园种业公司以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工厂化育苗,年销售1千万株苗,年产值达60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18人,带动25户村内农户参与种植。绿色循环,发展水产。长岭村英城桂园水产养殖场充分整合渔业、养殖业的资源,推动养殖场循环发展,培育育苗和养殖桂花鱼总产值达500万元,辐射带动约80户水产养殖户(场)饲养桂花鱼,形成养殖产值达5000万元。黄花秋后,冬瓜丰收。长岭村鼓励村民利用已有土地优势,带动26户村民种植黑皮冬瓜,下造亩数约228.5亩,总产量超2500吨,并积极利用直播渠道,广开销路。
枝叶关情,振群众之“心”。体悟民意,既要攻克“难点”,也要扶助“弱点”。长岭村党委始终将民意放在手上、记在心上、扛在肩上,多方面发力切实落实各项民生服务工程。深入调研,关心询问群众所需、所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项,扶助年纪较大的党员共14名,走访慰问重点儿童、重点妇女、重点家庭,编排妇女儿童之家活动合计约10项;聚焦重点,增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普及,截至2024年12月12日,长岭村2024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缴费人数3857人,完成率为83.65%,在英城街道所有村、社区中位列第1;雪中送炭,执行特困户、低保户、脱贫户、残疾人月度探访制度,落实冬季慰问,携手村外志愿队伍为20户困难家庭送米、面、油等生活必需物资,为民政对象林日聪、朱荣彬提供厨房改造援助资金8000元,帮助脱贫户申请防返贫综合保险理赔6万元。
人居融和,振农村之“新”。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外观关口,向内连着村民生活环境和卫生健康的本质改善,向外连着长岭绿水青山和农情风貌的第一印象。以基础设施为径,做好整治“硬工程”。长岭村开展道路硬底化工程2项,实施挡土墙、坡头、水坝等维修加固工程6项,打造特色“四小园”项目,建设“绿美长岭”。以环境提升为题,做好整治“软工程”。发动3名专职保洁员、10名专项保洁员和28个村小组组长及相关村民队伍,着力改善村内环境风貌,做到门前无杂物、路旁无家禽、田间无垃圾,建设“整洁长岭”。以特色亮点为的,做好整治“美工程”。长岭村围绕“莲塘片”、“大岭片”村小组建设规划,网格化深入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出典型村小组特色。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优质农房农风,建设“特色长岭”。
振兴长岭,久久为功。英城街道长岭村将不断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坚持擦亮“绿美乡村”的底色,聚力绘就“繁荣长岭”的新图景。
(撰稿人:王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