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清远市英德市英红镇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881754549884Q/2023-00015 分类:
发布机构: 清远市英德市英红镇 成文日期: 2023-02-09
名称: 英红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三化”建设,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2-09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英红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三化”建设,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发布日期:2023-02-09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人大工作精神,英红镇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措施,紧紧围绕工作大局,依法履职尽责,务实开拓进取,不断丰富拓展人大工作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

一、落实标准化建设

为加强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202111月以来,英红镇人大主席团按照示范站点的目标,投入约30万元,对英红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进行改建,选址更加方便服务群众的政府一楼中心位置,打造总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的英红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配备人大立法知识墙、图书阅览厅、议事厅、立法联络+网格化功能室、档案室以及沙龙区、互动区、办公区等“一墙两厅两室三区”八大功能,不仅将成为辖区代表开展学习、培训、会议、视察、接待等活动的全新平台,同时成为代表小组各项活动的场所和组织、协调、联络的日常办事机构,打造成一个设施设备齐全、人员配备齐整、经费保障到位的标准化的中心联络站。

二、强化规范化管理

以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建设为契机,制定和完善了代表联络站工作人员职责、代表联络站工作流程、代表联络站档案管理制度等四项联络站制度和小组活动、代表学习、接待选民、联系选民、向选民述职等多项代表制度,切实为实现代表联络站运行和闭会期间代表履职活动的规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完善接待群众登记表代表活动记录表、走访联系群众登记表和议事会会议记录簿等工作用表。在代表进站接待选民群众时,要求提前三天进行公告,防止接待联系群众活动走过场;在具体接待联系选民群众过程中,要求代表牢牢坚持“负责收集和听取民意,但不负责直接解决问题”的原则,既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又要严格把握工作中的“度”,不越俎代庖干政府的事,针对代表开展履职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要求严格按照问题清单(收集)、责任清单(转办)、公示清单(结果)的要求进行转办、督办及答复,有效防止将代表联络室(站)变成信访室,也防止群众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石沉大海。对代表个人走访联系选民群众、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开展跟踪监督,以及代表所跟进的意见建议的办理及答复情况,全部实行“一人一档”的要求进行管理,做到活动规范、程序规范、档案管理规范。

三、坚持常态化推进

代表走访联系选民群众活动实现经常化。根据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群众制度要求,每个月安排2次驻站代表接待联系选民群众,并要求代表每月深入选区开展1次联系选民群众活动。同时,由于配套实行了“三问一评一票决”工作机制,每个代表小组每年都要负责跟踪监督23项政府重点工作或者民生实事项目,这就要求驻站代表在按制度规定走访联系选民群众的基础上,更加积极主动去走访联系群众,听取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或者诉求,以便更好地开展监督。同时,随着代表向选民述职等工作的推进,客观上也督促选区代表积极主动回原选区与选民群众进行联系。

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带头示范作用。围绕市委“十大行动”方案,抓好活动开展,推动代表当好响应者、宣传者、监督者、献策者、践行者、示范者,助力目标任务全面有效落实。组织三级人大代表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紧紧围绕教育、卫生、饮水、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持续开展人大代表“随手拍”活动,着力解决我镇基层社会治理中突出问题、短板问题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抗洪抢险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中,镇人大主席团迅速动员部署,全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号召投身防汛救灾抢险一线和疫情防控工作中。

四、持续工作创新

打造有英德特色的联络站样板站、示范站和标杆站201711月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在英红镇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进一步推进地方立法科学化、民主化进程,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加强清远市人大常委会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立法意见和建议;

2018年,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创新试行“三问一评一票决”工作机制,我镇人大组织代表融合“看、听、问、议、评”等多种监督方式,对政府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项目开展跟踪监督。其中我镇2018年英红小学门口内涝整治工程案例被市人大常委会编进“三问一评一票决”问效监督工作机制的电子教材中,一并入选2021年全省人大工作优秀实务案例;

2021年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创新试行“三审两问一公开”财政预算监督机制,实现了镇级预算审查监督程序性、实效性的双重“蝶变”,促进了代表履职从“走过场”向真抓实干的作风转变,助推了重大事项和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形成了一套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三审二问一公开”镇级人大工作创新制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