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基本信息采集
案例类型:行政处罚案件(以案释法)
案例报送单位:英德市自然资源局
供稿:英德市自然资源局陈韦伽
审稿:英德市自然资源局郭镇松 张卫强
检索主题词:违法占用耕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保护耕地
二、案例正文采集
【案情简介】
经查,英德市连江口镇某某村民委员会未经国土部门批准,于2018年10月份起擅自在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中心村建停车场,非法占地7.9亩(5267平方米),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类:基本农田,建筑占地面积5267平方米,建筑面积5267平方米。
【调查与处理】
该行为属于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违反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三十三条、《广东省非农业建设补充耕地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对该当事人应当给予: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并对非法占用的土地处以(基本农田的耕地开垦费两倍)每平方米76元共400266.87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2019年8月26日,英德市自然资源局向清远市自然资源局申请出具英德市连江口镇某某村民委员会违法占地案鉴定结论的报告。2020年3月16日,清远市自然资源局作出《破坏基本农田程度鉴定书》,鉴定结论为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民委员会5267平方米(折合7.9亩)基本农田已被严重破坏,完全丧失耕作条件,且数量较大。建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14号)第三条、《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三十三条等法律规定,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2019年6月25日,英德市自然资源局作出《行政处分建议书》,于2019年7月2日送达英德市连江口镇党委、纪委。2019年8月26日,英德市自然资源局作出《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移送英德市公安局,同日抄送中共英德市委政法委员会和英德市人民检察院,已收件。2020年4月13日英德市公安局复函不予受理。
2019年11月18日英德市自然资源局向清新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内容,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法院受理后作出(2019)粤1803行审1125号《行政裁定书》,判决已生效。
【法律分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30元以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占用基本农田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从事其他活动破坏基本农田,毁坏种植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治理,恢复原种植条件,处占用基本农田的耕地开垦费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广东省非农业建设补充耕地管理办法》第十条:耕地开垦费按照如下标准缴纳(按照每平方米计):
(1)县、县级市辖区内18元;
(2)地级以上市辖区内(不含所辖县、县级市)28元。
占用基本农田的,耕地开垦费每平方米加收20元。
6.《广东省国土资源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三十三条,自由裁量情形为“破坏基本农田”的,处罚标准或措施为:“责令整改或者治理,恢复原种植条件,并处以占用基本农田的耕地开垦费2倍的罚款”。
7.《广东省国土资源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自由裁量情形为“违法占用一般农用地,造成不良后果的”,处罚标准或措施为:“处每平方米10元以上20元以下罚款”。
【典型意义】
近几年国家对自然资源管理及生态保护非常重视,各类禽畜养殖等建设明确规定禁止占用基本农田,但仍有农户惘然不顾国家法律法规、铤而走险,非法占用耕地(基本农田)和农用地进行养殖场硬底化建设,破坏基本农田耕作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上的报告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不断提高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到2022年,确保建成6667万公顷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安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进形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格局,促进我国生态国土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条: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所以依法保护国家自然资源,无论从国家安全战略和国计民生角度看,还是促进经济建设发展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在加强对自然资源监管的同时,加大巡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使依法使用土地法律法规深入民心。凡是涉嫌构成犯罪的违法案例,坚决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依法严厉查处违法用地,起到教育一片、震慑一方的监管效应,有效保护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