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英德市关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部署要求,英德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以“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培育工作为契机,聚焦基层群众办事远、办事难的问题,将浛洸镇、九龙镇、西牛镇、桥头镇、黎溪镇、连江口镇六个培育典型镇的便民服务中心升级改造作为重要抓手,推进便民服务中心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的“三化”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一、优化功能布局,推进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坚持“集约高效、便民利民”原则,严格按照《广东省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要求,对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功能分区改造。一是科学划分“业务办理区、业务辅助办理区、休息等候区、宣传展示区、投诉调解区”五大功能板块,增加人性化功能母婴室等,促进服务运转更加明晰、有序,为企业及群众提供便利舒适的办事环境。二是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梳理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可办事项清单,整合现有窗口,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开设至少一个综合服务窗口,压缩群众排队时间50%以上,服务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二、推行便民举措,推进便民服务中心“便利化”建设。聚焦群众“看得清、问得明、办得快”需求,实施服务升级专项行动。一是强化标识指引,根据《广东省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标志标识规范》在便民服务中心内悬挂分区指示牌,窗口柜台摆放办事指南,群众办事路径清晰度、便利度大幅提升。二是推广“帮办代办”服务,指导各镇街因地制宜,制定《便民服务中心全流程无偿帮办代办服务实施细则》,组建镇便民服务中心代办队伍,为“老、少、残疾”等特殊人群提供热情、标准的“专人引导、贴心帮办、全程代办”的爱心服务,切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强化监督手段,推进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一是升级全市政务大厅视频监控系统,在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安装高清摄像头127个,实现便民服务中心窗口监控全覆盖,视频数据实时接入省监管平台,利用视频电子监察作用对政务大厅、各镇便民服务中心整体运行情况、突发事件、窗口服务规范等进行巡查,持续抓好窗口工作作风建设,以视频监察促整改,以日常监督助提升。二是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在便民服务大厅窗口公开“好差评”评价二维码,收集群众对办事员的服务评价,倒逼服务质量持续优化,截至目前服务质量评分9.8分,差评整改率100%。
通过镇级便民服务中心的升级改造,推动英德市基层政务服务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下一步,英德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广“粤省事”“粤商通”等平台应用,实现“指尖办”;二是加强队伍建设,组织、指导各镇开展“政务服务”培训,实现窗口人员培训全覆盖;三是探索“市镇村联动”服务模式,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全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幸福工程,为创建省级典型镇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