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漾在样板区英德市连樟村,但见该村山环水绕,环境优美,脚下是平坦的硬底公路,崭新的楼房错落有致,村前屋后的道路干净整洁。作为样板区中心村的连樟村,村口有新建成的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不少慕名而来的游人在观赏连樟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分享村民的幸福感。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连樟村视察。习近平在视察中指出:“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要一代接着一代干,既要加快脱贫致富,又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向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关怀和嘱托,激励着连樟村全体干部群众牢记嘱托,不忘初心,感恩奋进,立足改革求变化,凝神聚力谋幸福。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连樟村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三年过去了,今日连樟,53户131人全部脱贫出列。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不足4000元达到目前的21414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020年突破百万元大关。2021年连樟村党总支部被中共中央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连樟村先后获评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被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连樟样板区。
组织振兴
连樟村曾是省定贫困村。按照中央和省、清远市的部署要求,该村从抓好村级组织入手,强化党建引领,特别是2019年12月,连樟村作为样板区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该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乘势而为,坚持高标准强化基层党建,筑牢战斗堡垒。
聚焦队伍建设,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落实“三个一肩挑”,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提升“头雁”领航能力;建立领导干部结对帮扶村“两委”干部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提升“两委”干部履职能力。
聚焦基础业务,推动组织生活规范有序。组织镇村干部实地走访,动态更新村情党情干情民情“四情”台账内容;从严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4+1+N”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严格党员发展程序,重点从村民小组长、返乡创业青年中发展党员,提升发展党员质量;全面推行党员评星定级纪实量化管理制度,建立党员履职档案,加强探索外出党员管理机制。
通过狠抓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连樟村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治理力、推动力、引领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围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农村权益制度、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体制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等七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依托山林资源,增强造血功能,引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茶园基地、观光采摘园、麻竹笋加工厂等20个产业项目,开办7家观光农场、农家乐,主动靠前对接服务村中产业项目,越野车基地、花生油厂等项目稳步推进。建成了麻竹笋、玩具厂扶贫车间,帮助村民就近就业。成立了村农贸发展公司,大力推广村集体自有金桔、灵芝项目,实施“水稻+禾虫”种养示范项目。在碧桂园集团的帮扶下,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引入发展农家乐、民宿、农业观光等乡村旅游新业态,仅2021年春节就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
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该村果菜茶产业园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已建成投产,年产优质草莓、西甜瓜等优质果蔬30万斤。示范园通过探索建立“财政资金+项目撬动”“主导产业+品牌战略”、“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大户+贫困户”产业带动村民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2417名村民首次共获得村集体经济分红收入66万元。
通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和总结,形成了“四融合一保障”、“一社四区”、“三块地”可复制的连樟经验。
结合“三包三联”联系服务群众机制,连樟村摸清本村种养大户、文化能人、巧手工匠、非遗传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建立乡村振兴本土特色人才库。引进了一名硕士高层次人才担任村主任助理,为乡村振兴补充输送新鲜血液。引导扶持在外乡贤、原籍大学生及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干事创业,变人才外出为人才回流。
高标准建成了连樟党校(乡村振兴学院),成为传播和输出清远经验的重要窗口成为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提升农村竞争力的重要基地。用好全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实训基地、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开办月嫂、电工、粤菜师傅等培训班,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扶持村民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
经过努力,连樟村乡村人才振兴格局初步形成,涌现了陆飞红、陆文泽、陆国威等一批“两委”干部、回村创业的优秀企业家陆志光回村发展文旅产业的陆秀媚,巧匠能人陆上房,新型职业农民陆国建等一批各式实用人才和乡村振兴带头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连樟村积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逐步蜕变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实现无害化户厕全覆盖;建立起“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垃圾处理体系,实现垃圾清理保洁每日全覆盖;17个自然村均建有生态污水处理设施,有效保护绿水资源;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村中农房进行统一外立面升级改造;统筹利用院前宅后闲置土地,全村共打造“四小园”48个;不断完善村内基本生活设施,开通“乡村振兴号”公交线路,实现校车接送全覆盖,开设“四点半课堂”、“老年乐膳馆”等便民惠民服务,切实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感;13个自然村已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实现 “旧村”焕发“新颜”。
结合打造全国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该村着力推动文旅农旅融合发展。推进历史文化古迹保护修复,启动特色旅游街区建设,推动新的文旅项目建设;加快旅游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着力打造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2020年,样板区内的浈阳峡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淡地村野渡谷民宿项目正式对外营业;英德北江风情生态美食游成功入选“第二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有效地提升连樟样板区旅游形象。2019年-2021年8月,连樟样板区接待游客约210.7万人次。
文化振兴
连樟村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文化振兴。建成粤书吧、客家文化广场,建设了党群活动中心,设有基层党组织党建展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多媒体体验区、亲子活动空间等。结合村民文化需求,连樟村组织举办灵活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利用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举办“乡里乡亲过大年,文明乡风过大年”“共度元宵享团圆、和谐连樟一家亲”等文化活动。省市里每年配送文化惠民演出到村里。连樟村的村民不用出村,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文化产品。通过文化的涵养,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幸福感大大提升。
喜看连樟村今日面貌新——组织强、产业旺、人才优,生态好,文化兴,广大人民群众走上了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展望乡村振兴新征程,连樟村干部群众满怀信心,感恩奋进再出发,将朝着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连樟样板区目标跨越,推动“中国连樟”再度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国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