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记者从英德市西牛镇获悉,近日,该镇小湾、赤米、西联村30424亩连片地块获得广东省“天然富硒土地”认定,成为粤北区域面积最大的天然富硒地块,在全省范围也仅次于新会崖门。据悉,该地块硒平均含量高达0.88mg/kg,远超广东省平均水平0.29mg/kg。
首次认识到西牛镇富硒,源自广东省地质调查院依托省财政资金在英德地区开展的1∶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202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西牛镇拥有丰富的天然富硒土地资源。
得知这一消息,驻西牛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马上意识到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工作队推动下,西牛镇人民政府和广东省地质调查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利用工作队自筹经费正式开展了《西牛镇天然富硒土地认定》项目,以挖掘西牛富硒资源优势,助推西牛农业提质发展。
2023年期间,广东省地质调查院按照合作协议,在西牛镇开展1∶5万的加密测量,测量范围涉及西牛镇小湾村、赤米村、西联村等区域,面积达25平方千米,共圈定富硒土地面积30424亩,占调查区总面积的81.28%。富硒地块内硒平均含量为0.88mg/kg,特别是麻竹笋种植区地块土壤富硒明显,部分可达2.61mg/kg,西牛镇富硒地块土壤环境质量良好。
2024年5月,西牛镇富硒地块成功进入2023年度广东省天然富硒土地候选地块并予以公示。7月26日,广东省科协天然富硒联合体常务副主席窦磊带队到西牛镇向政府授予了省级“天然富硒土地”认定证书和牌匾。西牛富硒产业基础从此奠定。
西牛镇3万亩土地获得广东省“天然富硒土地”认定。
广东省科协天然富硒联合体秘书长朱鑫介绍道,“富硒”品牌对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巨大,天然富硒的农产品往往能卖到同类产品价格的两倍以上。西牛镇天然富硒土地集中连片,硒含量高,适合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可以种植出质量优异的天然富硒农产品。在市场导向的指引下,西牛镇可以开发富硒麻竹笋和富硒大米等天然富硒产品,联合企业建立富硒产品合作关系,打造富硒产业和品牌建设,助力实现麻竹笋百亿产业目标。
西牛镇将打造好富硒麻竹笋品牌和产业示范基地。
西牛镇作为中国麻竹笋之乡,有悠久的麻竹笋种植历史。在西牛镇开展富硒开发,具有相当的群众基础、资金支持和销售渠道。接下来,西牛镇将努力讲好富硒故事,做好富硒产业规划,引进和培育富硒农业企业,打造好富硒麻竹笋品牌和产业示范基地,朝着麻竹笋百亿产业目标不断前行。
来源:南方+记者 陈咏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