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就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接受多家媒体联合采访。张杨彬表示,英德市委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通过大抓招商引资、大抓项目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等,推动英德高质量发展。
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接受媒体联合采访。黄振生 摄
谈学习——
做到“三个学” 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南方日报: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以来,英德如何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入脑入心?
张杨彬:英德市委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付诸行动、见诸成效。具体做到“三个学”:
一是发挥引领作用,以上率下示范学。英德第一时间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全市传达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广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全市不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市四套班子领导主动到所在党组织、结对党组织、挂点联系单位领学督学,积极推动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抓住单位“一把手”、党组织书记、村“两委”干部等,依托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开展集中学习研讨,结合实际谈感悟、谈体会、谈收获,在相互交流中促进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学思结合、融会贯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推动工作。
二是丰富学习方式,全面系统深入学。英德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结合起来,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市、镇两级党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制定专题培训计划,设计主题精品课程,积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同时,创新组建十个宣讲团,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农村等各个领域开展宣讲活动,实现宣传宣讲全覆盖。
三是拓宽宣传渠道,线上线下系统学。在拓展宣传渠道上下功夫,构建“线上+线下”多维立体学习宣传格局。充分发挥媒体平台矩阵作用,开设6个融媒体宣传专栏,发布、转载相关新闻520篇,受众10万人次,第一时间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线上答题,组织党员参加“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举办的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知识竞赛;用好用活电子显示屏、党建宣传栏、“村村通”广播等,以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谈发展——
坚持制造业当家 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南方日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英德作为清远绿色工业发展主战场,下一步如何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张杨彬:英德是清远绿色工业发展主战场,拥有规划总面积191.8平方公里的两大工业园区,拥有兄弟县(市、区)无可比拟的发展空间,今年1-11月,制造业企业税收占全市税收的55.12%。英德工业发展有基础、有机遇、有决心,必须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英德是清远绿色工业发展主战场,拥有规划总面积191.8平方公里的两大工业园区。陈咏怀 摄
英德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全力以赴拼经济,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县域工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英德坚持制造业当家,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陈咏怀 摄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英德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大抓招商引资、大抓项目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牢固树立“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思维”的理念,只要符合安全、环保、效益三条底线的项目,无论大小都要引进、加快落地,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比如,鞋业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市场需求转型升级,打造新品牌,发展前景好,产业效益高,而且可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绝不是一些人认为的夕阳产业。二是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书记”工程,做到重要客商亲自会见、亲自洽谈,重要招商活动亲自参加,重大问题亲自协调,并灵活采取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引进更多规模大、税收高、产业链长的大项目、好项目。英德市委提出“讲政治、拼经济、惠民生、项目为王”理念后,本人先后三次带队,分别到粤港澳大湾区英德商会、广东鞋业商会、西安重点企业开展上门招商、重点招商、精准招商,开启英商回归计划,今年以来共引进项目80个。三是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着项目干。将人员、资金、用地、考核等向项目集中,推行市四套班子领导挂点联系重点项目建设制度,创新实行“跑腿代办”“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建立健全重点项目要素保障和约束机制,建立以项目落地动工投产实绩为导向的招商引资考核制度,千方百计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上再发力,在寻找新兴转型产业上求突破,推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坚持工业产业提质增效。英德当前产业以“两水一钢”(水泥、水电、钢铁)等传统产业为主,近年来海螺水泥、台泥水泥、粤华铸造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转型升级,达到了绿色工业生产的标准,企业产出效益位于英德甚至清远前列。同时,化工产业也是英德的特色产业,在省认定的26个化工园区中,英德占3个,属于稀缺资源。这些优势产业是英德的支柱产业,也是英德的发展优势,绝对不能一关了之,要发挥英德矿产、航运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导企业整合资源共建产业链、贯通上下游、构建产业集群,夯实英德经济增长的产业基础。建强重大工业产业平台,以国家级高新区标准打造英德高新区,把广德园打造成为参与大湾区产业分工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二是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推进现代农业。英德是农业大市,农产品丰富,英德红茶、麻竹笋、清远鸡、丝苗米、蚕桑等特色农业产业颇具规模,但也面临农产品产业链不长、优质不优价等困境。要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必须以打造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百亿级农业产业为着力点,坚决跳出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农产品产值的误区,以工业化、市场化、多元化、法治化思维统筹推进特色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建设英德红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西牛麻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大力发展高端预制菜,延伸产业链,全力带动农业由大到强。
三是坚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英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一定的基础,电子商务发展快速,被评为“国家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农村电商和产销对接典型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金融业、第三方物流、售后服务等发展起步。必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积极谋划仓储物流园建设,健全农业生产社会性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要求相匹配的现代服务体系,把英德打造成为南部地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排头兵。
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兴衰、市场要素的聚集、发展动力的强弱。英德还必须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筑巢引凤”的生命工程来抓,坚持将优化政务营商环境“三项制度”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主抓手,着力在转观念、提服务上下功夫,积极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以营商环境之优促进经济发展之优。一是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英德围绕政务服务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在全市大力推行首接负责制、否决报告制、限时办结制的优化政务营商环境三项制度,着力解决工作中重视不够、推诿扯皮、办而不结、协作不畅、随意决策等问题,切实推动项目引得进来、落得了地、快见成效。二是打造公平公正诚信的法治环境。大力弘扬契约精神,强化“诚信招商、诚信待商、诚信留商”理念,政府带头兑现承诺,绝不允许出现“开空头支票”“新官不理旧账”“朝令夕改”等不诚信行为,营造尊商、爱商、亲商、护商的良好氛围。三是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政治生态对营商环境的影响是直接、广泛、深远的,必须坚持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规范政商交流交往,积极搭建政商沟通平台,建立政商联系制度,打造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政商关系。
谈党建——
全面从严治党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英德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地方,下一步如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张杨彬:英德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地方,必须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英德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引导领导干部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英德将坚持以“两个维护”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经常对标对表,主动校正偏差,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清远市委有要求,第一时间抓落实、见成效。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起创造更加美好英德的强大力量。比如在推进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中,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支持、参与、监督工程建设,着力把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打造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典范。
二是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力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组织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推动英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方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统筹推进各层级各领域党组织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加强组织建设的“硬度”,淬炼党员队伍的“纯度”,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今年英德特大洪水的斗争中,全市基层党组织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责任岗”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冲锋在前,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筑起一道道牢不可破的防线,成为打赢一场场硬仗的“密码”。另一方面,建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按照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标准,严格选好、育好、管好“头雁”,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讲奉献、能带富、善治理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三是坚持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树立只要干得好、干得有成效,就一定会得到重用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在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工作等基层一线识别考察干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引导干部坚持干字当头、攻坚克难,敢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与此同时,在全市推广“一线工作法”,引导领导干部在一线掌握情况、在一线形成决策、在一线厚植为民情怀、在一线转变工作作风,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干事创业氛围。
四是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着力强化正风肃纪反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土壤、创造良好生态,必须大力实施“三铁手段”,驰而不息狠抓正风肃纪反腐,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好转。
来源于: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