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6日)上午,英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市文化艺术中心101报告厅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林明晓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英德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为不易的一年。市政府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成功应对抗洪灾、防疫情、稳经济大战大考,实现了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
★全力以赴抗洪抢险救灾复产
遭遇历史性的“龙舟水”和北江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全市约40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4.2万人次,实现了“零伤亡”目标。以最快速度全面恢复受灾群众用水、用电,全倒户、严损户住房重建修缮完工率均达100%,“5路11桥”在最短时间恢复通车,1200余项受灾项目恢复重建。

★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发展大盘
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5.2亿元,同比增长1.7%,增幅在清远市南部地区领跑;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8.3亿元,增长12.1%,居清远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137.7亿元,增长6.3%,居清远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2亿元,增长15.4%,居清远市第一。3家企业入围广东制造业500强。

★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全面落实上级最新防控政策,接连战胜“07·10”“10·28”“11·27”等本土疫情,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成果。我们扎实做好医疗救治和疫苗接种工作,确保疫情防控转段平稳有序。

| 聚力抓好实体经济 展现稳中向好的“英德韧劲”
❖完成工业投资87.1亿元,增长93.9%,完成工业技改投资9.8亿元,高新区、广德园合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6亿元。 ❖38个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71.6亿元,超出年度计划37.9个百分点。 ❖英德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得国家级认定,麻竹笋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入库重点推荐名单。 ❖茶园面积17.5万亩,综合产值60亿元;麻竹笋种植面积65万亩,综合产值40亿元。
| 聚力改革开放创新 积蓄高质量发展的“英德势能”
❖建立覆盖26个部门、312个事项的行政审批容缺受理制度,实施150条优化营商环境措施。 ❖连樟样板区“三块地”改革完成一批闲置宅基地转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 ❖新引进项目92个、计划总投资13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 ❖总投资80亿元的天堂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56亿元的广州建筑(英德)绿色建筑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 ❖新增动工项目38个,新增竣工项目32个,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科技成果获奖数在清远市排名第一。
| 聚力改善城乡面貌 做好城乡融合发展的“英德文章” ❖国道358线英城至大湾段改建工程动工建设,省道292线延长线一级公路新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9.4亿元,供水、交通两用的观音山第二隧道实现贯通。

❖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402个,新增光纤通达自然村274个,新建4G基站543个、5G基站516个。 ❖东岸北片区排涝站升级改造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成5个老旧小区改造和170条背街内巷整治,市区智能停车项目(一期)投入使用。 ❖新增高标准农田6.4万亩,垦造水田3517亩,复耕撂荒耕地4.8万亩,粮食播种面积58.5万亩,产量19.2万吨。 ❖连樟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连樟样板区”“西乡月”两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基本建成。 ❖累计创建美丽乡村3410个,全部乡镇达到宜居圩镇标准。

| 聚力推动绿色发展 绘就天蓝水绿山青的“英德画卷”
❖完成高质量水源林人工造林1800亩、新造林抚育1000亩。 ❖连樟村获评广东省林长绿美园,水边河碧道获评广东“最生态”碧道。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2565座,完成3387个农村污水治理。 ❖新动工光伏项目19个,总装机容量11.6万千瓦时。 ❖累计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81台,公共充电桩实现镇街全覆盖。 ❖因地制宜利用51.8万亩林地发展林下经济,经济林总产值10.7亿元。
| 聚力破解急难愁盼 写好增进民生福祉的“英德答卷”
❖民生支出7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8%,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一期)如期通水。

❖市第九小学、利民实验幼儿园顺利开学,完成黄花镇中心小学、沙口镇冬瓜铺幼儿园等学校改扩建,新增公办学位4230个。

❖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健康促进县,蝉联广东省卫生城市称号。 ❖青塘遗址、岩山寨遗址列入“广东省十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

❖完成英西北区域性敬老院建设,社工服务站实现镇街全覆盖。 ❖刑事治安警情下降26.6%,为电诈受害群众挽回损失362.4万元。 ❖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0.7%、34.1%,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保持平稳。

| 2023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根据市委工作部署,今年定为“招商年”。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 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之路
❖着力打造百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50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储能、氢能、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 ❖实施工业技改项目60个,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0亿元以上。 ❖以国家级高新区标准打造英德高新区;力争高新区完成工业固投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 ❖做大做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让国资国企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 坚定不移壮大实体经济
❖力争引进项目60个、总投资180亿元以上;力促新开工项目30个以上;实施三级重点项目48个,年度计划投资97亿元以上;推动20个在建项目竣工投产、18个投产企业上规达产。 ❖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发展服务消费促进力度,提振重点商圈活力。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
❖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跨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配合加快广清永高铁九龙站前期工作,同步谋划布局周边产业。 ❖柔性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才40人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专精特新”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5家以上;申报省、清远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0项以上。
| 坚定不移抓实“三农”工作
❖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3.2万亩,垦造水田3000亩以上。 ❖统筹推进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两大产业创百亿产值;新增茶叶种植面积4800亩、麻竹笋种植面积12万亩以上。 ❖高质量建设麻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国家级、省级、镇域现代农业产业园梯次发展格局。 ❖统筹抓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7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全力建成“茶叶世界”“英西峰林”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 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持续推进英德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积极配合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创建。 ❖科学开展林分改造、林相改善,精心养护古树名木,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推动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稳定保持95%以上;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支持本土企业布局屋顶光伏、可再生能源发电、绿色建筑等领域。 ❖探索建立碳排放、污染排放等付费机制,积极参与碳排放权市场交易。

| 坚定不移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持续开展市区道路沥青改造和人行道改造;新建5G基站358个,新建一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堆;继续改造5个老旧小区;“见缝插绿”打造一批口袋公园。 ❖常态长效开展“门前三包”,整治“六乱”、“三线”等问题,力争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全面完成智能停车项目,投入使用5000个停车位。 ❖英城为核心,辐射带动大站、英红、望埠,加快打造一江两岸城市格局,拉大城市框架;支持东华、浛洸打造综合型中心城镇,引领带动英东、英西片区建设。 ❖总结推广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连樟经验”“英德样板”。
| 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省道292线延长线一级公路新建工程和观音山第二隧道连接线建成通车,力争国道358线英城至浛洸段改建工程完成路基工程的60%。 ❖加快推进市职校迁至原东华中学及旧址改建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项目;新建九龙镇第二中心幼儿园、浛洸镇第二幼儿园,力争完成9所公办幼儿园提升改造和3所中学宿舍楼新建扩建,新增学前教育学位540个、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100个。 ❖增加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医疗机构ICU床位及配套设备,优化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加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完成一批村(居)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养老服务。

| 坚定不移防风险保安全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聚焦“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领域重拳出击,依法严惩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深化派出所“一镇一街一所”和“两队一室”改革。 ❖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 ❖深化“两化”“两员”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人民调解工作。
| 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心怀“国之大者”谋划推动英德发展,确保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持续为基层减负。 ❖把有限的财力和资源集中到抓当前、打基础、利长远上。
来源:万山河、罗家裕、陶心儿、黄彩思
编辑:陶心儿
编审:万山河、罗家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