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英德市财政局充分把握政策资源配置条件,集聚调动资金要素资源,不断提升县域综合承载能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跑出“加速度”。一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要事。强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2023年统筹省级涉农资金6.26亿元用于全市277个涉农项目,力促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支撑。积极争取债券资金,2023年上级下达新增债券额度17.5亿元,已到位债券资金7.5亿元,有力保障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省道S292线延长线工程等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速增效、活力涌现。二是加强项目评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实施项目评审机制,通盘考虑、精准谋划政府投资项目,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坚持“一线工作法”,组织财政业务骨干人员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实地调研,现场逐项比对项目报审资料,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并对项目规模和项目优化方面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推行节流“八条”硬措施,兜牢“三保”底线、加强重点保障,将宝贵资源向用地、人才、政策等要素保障倾斜。三是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激发金融活力。在要素保障专班下创新设置“金融服务小组”,建立政银企合作机制。引导银行机构加强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辖内已布放POS机2000余台、自动取款机200余台。浛洸、九龙两镇获2022年度广东省移动支付示范镇荣誉称号。加大政策性保险投入,上半年投入农业保险保费9888万元。1-6月保险公司已决赔金额4004.8万元,极大提升农业抵御风险和自救发展能力。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支持打造红茶和麻竹笋两大百亿产业集群。2023年英德国家红茶产业园安排扶持资金2000万元、西牛麻竹笋农业产业园安排800万元。统筹安排200万元建立西牛麻竹笋产业发展风险补偿资金;从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中,安排200万元作为西牛镇麻竹笋产业发展贷款贴息资金,对该产业农业经营主体新增贷款进行贴息,单个申请人年贴息总额最高可达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