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分享到:
关于《英德市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的政策解读
  • 2025-04-22 09:10
  • 来源: 英德市民政局
  • 发布机构:
  • 【字体:    

关于《英德市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的政策解读


一、文件出台的背景、必要性

近年来,国家及广东省对殡葬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要着力构建“公益、惠民、绿色”的殡葬改革长效机制。英德市当前殡葬设施面临私人墓地分布零散、公益性公墓数量不足且布局不合理、部分公墓管理滞后等问题,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殡葬需求矛盾日益凸显,殡葬设施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首当其冲。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规范英德市市域殡葬设施建设,提升殡葬服务水平,英德市结合自身实际,根据《殡葬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英德市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

二、实施目标与政策意义

(一)实施目标

《英德市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其中,近期(2025年)目标为:优化殡葬设施布局,提升服务质量和覆盖率,实现公益性公墓覆盖率达80%、火化率100%,推广节地生态安葬;远期(2035年)目标为:全面建成县、镇、村三级殡葬设施体系,实现公益性公墓覆盖率100%、火化率100%,形成文明治丧、生态安葬的社会风尚。

(二)政策意义

《英德市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社会、生态和民生意义:一是完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解决私人墓地管理混乱、公墓供给不足等问题,保障群众“逝有所安”的基本需求。二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通过节地生态安葬减少土地资源浪费,降低祭扫活动引发的火灾风险。三是促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摒弃私埋乱葬陋习,树立文明殡葬新风。四是强化多规协调,将殡葬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布局,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三、主要内容解读

《英德市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主要内容由八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规划总则,说明规划的编制目的、范围、期限及依据。

第二部分为发展现状,说明英德市当前殡葬设施情况及存在问题。

第三部分为相关规划衔接,说明《英德市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与《英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英德市英红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英德市中心城区(长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编)的衔接情况

第四部分为规划目标,说明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第五部分为需求预测,对英德市2025年、2035年的死亡人口、安葬设施需求及殡仪设施需求进行预测。

第六部分为设施体系,说明英德市殡葬设施体系的总体要求并对英德市安葬设施体系及殡仪设施体系作出安排。

第七部分为规划布局,说明规划的布局原则、空间布局安排以及对空间管控提出具体要求,从“公益性公墓”、“经营性公墓”、“殡葬设施”三个维度进行空间布局:

(一)公益性公墓

1.规划6大区域性镇级公墓,服务范围覆盖英德市24个镇街,总用地规模60.19公顷(902.85亩),提供墓位10.40万个,其中:(1)英红镇福安公墓,位于英红镇红旗社区X378附近。服务范围为英城街道、英红镇、横石塘镇、石灰铺镇和石牯塘镇,规划服务人口为35.19万人,可满足约2.61万个墓穴需求;2)浛洸镇灵仙陵园位于浛洸镇麻坜村下陂庙背山。服务范围为浛洸镇、大湾镇和波罗镇,规划服务人口为18.84万人可满足约1.40万个墓穴需求;(3)望埠镇镇级公墓,位于英德市望埠镇奄山村梅屋羊屎坑。服务范围为望埠镇、沙口镇大站镇和下太镇,规划服务人口为17.20万人,已可满足约1.34万个墓穴需求;(4)东华镇镇级公墓,位于英德市东华镇黄陂村大同村。服务范围为青塘镇、桥头镇、横石水镇、东华镇和白沙镇,规划服务人口为32.19万人,可满足约2.40万个墓穴需求;(5)西牛镇镇级公墓,位于英德市西牛镇西牛社区张屋围竹青山。服务范围为西牛镇、九龙镇和黄花镇,规划服务人口为21.35万人,可满足约1.59个墓穴需求;(6)水边镇镇级公墓,位于英德市水边镇水边社区神坑。服务范围为水边镇、大洞镇、黎溪镇和连江口镇,规划服务人口为13.14万人,可满足约1.00万个墓穴需求。

2.保留西牛镇、望埠镇和九龙镇3个现状镇级公墓,维持现有服务能力,逐步引导向区域性公墓转移3.保留现状多处村级公墓,维持现有村庄生态墓园安葬服务能力

第八部分为保障措施,从建立殡葬管理联动机制、健全殡葬行政法治建设、加强殡葬领域财政投入、强化殡葬设施用地保障、积极营建文明殡葬氛围、推进殡葬行业行风建设六个方面强化保障。

(二)经营性公墓

保留现状英州陵园,规划新增东华镇经营性公墓,服务全市殡葬需求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

(三)殡仪设施

1.对殡仪馆进行扩建,占地面积提升至132.75亩,火化能力从7000/年提升至12000/年,新增丧属接待中心等现代化设施

2.完善服务网点布局,配套多处殡葬用品销售点

四、制定或者修订亮点

体系创新亮点

1.构建3-3殡葬设施体系,“3级”即按县级—镇级—村级3个层级配套英德市市域殡葬设施,“3类”则是将英德市市域殡葬设施细分为殡仪馆、经营性公墓、公益性公墓3大设施类别,通过突破传统分散布局模式层级化服务网络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全域殡葬服务全覆盖。

2.推行6+3+X公墓布局模式规划6大区域性镇级公墓作为核心节点,保留3个现状镇级公墓作为过渡,配套多个村级公墓补充服务,形成主次分明、梯度衔接的空间格局。

技术标准亮点

1.严格落实节地生态指标严格限定墓穴单位占地不超过4/穴,较国家标准(5-8㎡)压缩20%-50%

2.创新殡葬用地预测方式,《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标准》要求常住人口预测安葬设施用地,与英德市“落叶归根”的安葬理念不符,《英德市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根据户籍人口,结合老龄化趋势,预测2035年累计11.57万死亡人口的殡葬设施需求,为科学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五、其他应说明的情况

《英德市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涉及的专业术语共9个,专业术语诠释如下:

1.殡葬设施:为公众提供安葬和殡仪服务的各类设施,包括安葬设施和殡仪设施。

2.安葬设施:用于骨灰(遗体)安葬或安放的设施,包括各类型公墓、陵园、骨灰堂。

3.殡仪设施:提供遗体运送、保存、防腐、整容、整形、冷藏和悼念等服务的场所,主要为殡仪馆。

4.殡仪馆:是专业承办丧葬事宜的机构。为丧家提供接运尸体、提供悼念活动会场、火化、骨灰寄存等多项服务。

5.公墓:用于公众安放或安葬骨灰的墓地,含独立墓地、集中安葬墓地等多种形式的公共墓地以及骨灰安放设施,分为经营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

6.经营性公墓:为公众提供有偿服务的骨灰安葬或安放设施。

7.公益性公墓:为本辖区群众提供公益性的骨灰安葬或安置服务。

8.碑式墓:指将骨灰盒安葬在室外地下墓穴,并在地表设有墓基和墓碑标志物的墓。它由墓穴、墓基、墓碑(或墓牌)组成。

9.碑式墓单元:指由碑式墓及其周边绿化、墓间距、墓前步道组成的墓地空间单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  承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 : 4418810020  粤ICP备09167971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站长统计

公安网备44188102000078号   地址:英德市金子山大道一号路新行政中心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