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栏建设 > 文明创建专栏 > 核心价值观
分享到:
【道德模范事迹展播】王金榜:林业科技达人为国家创效益超20亿元
  • 2022-10-21 15:22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2022年英德市时代楷模


    王金榜,男,1962年12月出生于广东省电白县,在英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中共党员,林业高级工程师。

    王金榜同志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默默无闻、勤勤恳恳扎根在基层一线从事林业生产与科研工作。作为该所唯一参与或主持过火炬松国家级良种基地从火炬初级种子园、火炬松改良种子园、火炬松高世代种子园三个阶段的技术建设者。近四十年来,参与培育的火炬松良种超过1万多公斤,可供造林2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增加值可达20亿元以上。在科研方面,从国家“六五”计划起就参与或主持过国家级、省级重点攻关项目(课题)以及省级科技创新项目(课题)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科技论文10多篇(第一作者),参与撰写并发表的科技论文有20多篇。英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在火炬松良种繁良技术方面能一直以来保持着全国同类研究领先水平,生产的火炬松种子通过省级认定,成为省级良种,有6个半同胞家系被审定为良种家系。参与或主持研究的项目,先后荣获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三次,市厅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二等奖合计五次。同时还被清远市委、市政府授予“清远市第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清远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称号,和省林业局授予“全省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为了良种选育

  跑遍长江流域各大省份


   火炬松树种作为我国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引进的一个国外松树种,是特别适合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种植的一个优良树种,是建筑与造纸用材的良好材料。过去,我国造林用种几乎是依靠进口,直至1982年国家才在广东省英德建立起第一个火炬松种子园,但只解决了少量的造林用种。

    1980年,王金榜从广东电白来到英德市林业苗圃场(现英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参加工作,从此以后一直默默无闻、勤勤恳恳扎根在基层一线从事林业生产与科研工作。自1982年英德市林业苗圃场被国家林业部定点为部省联营建设火炬松种子园以来,王金榜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就投身于火炬松种子园建设中。火炬松作为一个外来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一带,但为了收集优质的育种资源,他与同事跑遍了火炬松树林生长的地方,浙江、湖北、安徽、江西……每个生长有火炬松树林的省份都有他的足迹。当时的交通并不发达,时常在深山里一钻便是一个月,每一片树林、每一棵树都要仔细测量。在建设火炬松初级种子园的第一阶段,英德市林业苗圃场从全国各地选择收集的优良无性系有400多个,其中就有300多个是出自王金榜的选择与收集结果。


  为了火炬松良种繁育事业

  任劳任怨


    1996年初,当一场灾难降临于林业苗圃场时,把正在建设中的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援助项目(CPR/91/153)---“火炬松改良种子园”建设毁于一旦时,已调往市林业局工作三年多的他,临危受命承担起该项目建设任务,并以忘我工作精神,终于不负使命,利用不到二年的时间,顺利完成了该项目五年的建设任务,营建火炬松改良种子园、基因收集圃、试验林合计110公顷。其建园技术处于当时同类种子园建设领先地位,并顺利通过了国内外专家组的验收,且也得到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通过该项目的建设,从火炬松原产地美国引进了火炬松280个优良无性系育种资源,为今后我国火炬松育种升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一笔用钱也买不到的财富。

    建成的火炬松改良种子园生产的火炬松种子顺利通过省级良种认定,成为省级林木良种。同时开展火炬松新种质创新研究,人工套袋培育各类组合超过200个,通过子代测定,选择出6个半同胞优良家系,通过省级审定为良种家系。

     2011年1月,他再次担起英德国家级火炬松良种基地建设项目的重任,建设火炬松高世代种子园,把火炬松良种繁育工作推向新的台阶,并保持着全国建园技术领先水平。王金榜作为该所唯一参与火炬初级种子园建设,主持火炬松改良种子园、火炬松高世代种子园等三个阶段的技术建设者,时间跨度40年,也见证着英德火炬松国家级良种基地从无到有,从小变大,到目前成为国家级火炬松良种基地、省级林木苗圃示范基地,其功不可没。


  为林木良种繁育研究

  贡献大半辈子精力


    英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作为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目前建有全国面积最大、收集资源最丰富、建园技术最先进的火炬松高世代种子园。其生产的火炬松良种,其遗传增益达20%以上,遗传品质超过进口的同类商品种子。近40年来,为国家提供了1万多公斤的优质火炬松良种,可供造林20多万公顷以上,直接经济增加值可达20亿元以上。同时在建设良种基地过程中,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火炬松育种技术研究,其火炬松良种繁育技术在国内同类研究当中一直都是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四十年的光阴岁月与坚持,王金榜作为一名林业科技工作者,对科研工作的执着与追求,先后主持和参加了从“六·五”至“十·五”国家科技攻关国外松课题——《湿地松、火炬松种子园营建与经营技术研究》、《湿地松、火炬松建筑、纸浆材良种选育》、《国外松多世代遗传改良及培育技术研究》,“十二·五”国家科技专题《国外松高世代育种和种苗繁殖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等,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项目——《湿地松、火炬松改良种子园》(CPR/91/15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火炬松引进家系评价与开花促进研究》,省科技计划项目——《火炬松良种选育及丰产示范林营建技术研究》、《火炬松优良组合与家系选择、中试和育种群体培育研究》、《火炬松第二代种子园营建和育种群体培育技术》、《火炬松杂交育种及杂种早期选择与快繁技术》、《火炬松优良品系选育与利用》、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松树短周期采脂林良种选育、优质栽培及采收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南方主要松树脂材两用新种质创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等,开展火炬松良种选育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重点课题(项目)的研究。从1990年荣获省林业厅科技进步奖二等至今,先后荣获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一项、二等奖三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二等奖合计五项,并在省级以上科技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10多篇(第一作者),参与撰写的科技论文有20多篇。2001年被省林业局授予“全省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8与2021年,分别被清远市委、市政府授予“清远市第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与“清远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称号。2000年与2003年分别被英德市委、市政府”授予英德市第二批、第三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王金榜作为一名平凡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林业一线工作,从造林设计、苗木培育到造林验收,从“十年绿化广东”到绿化达标验收,从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到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生态公益林规划等,都曾经留下过他的足迹和汗水,为林木良种繁育研究几乎贡献了一生的精力。他以拼搏实干的锐气、不胜不休的志气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攻坚克难,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林业科技的难题。

    不管是在市林科所(林业苗圃场)或者是在局机关工作时,出于对科学的执着,王金榜从不间断过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使其从一名林业一线生产工人,成长为一名林业高级工程师。同时他也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政治品质和崇高价值追求。科学研究无止境,作为一名基层工作的科技人员,他最大心愿是能继续发扬特长,为实现林木良种化造林多作贡献,继续为林业科技事业再创佳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  承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 : 4418810020  粤ICP备09167971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站长统计

公安网备44188102000078号   地址:英德市金子山大道一号路新行政中心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