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这种宣讲形式非常的接地气,我们听得懂、坐得住,也让我深刻地感觉到了西牛镇这几年来发展的巨大变化。”西牛镇一位老婆婆听完文明实践讲座后与志愿者亲切地说。近年来,为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西牛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文明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乡音课堂传党音、凳子课堂送理论、集市课堂话振兴。

▲西牛镇一位老婆婆与志愿者亲切地交流
“今天是西牛的街日,我们通过聊聊天的方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镇里这些年的工作向村民进行宣讲,让村民能够及时地了解我们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计划,同时也是通过宣讲,让村民对未来的生活更有盼头!”9月18日,在人来人往的赶集中,一场别开生面的宣传正在进行着,群众坐在一起,认真听着志愿者用西牛的方言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西牛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集市开展党的二十大宣讲活动
“我今年91岁啦,真的很感谢中国共产党,我们的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越来越好了!”一位老婆婆跟志愿者说。用乡音传递“党音”,把书面语变成家乡话、家常话,共同感受西牛镇几年来在党的关怀下发生的巨大变化,引起了现场人员的强烈共鸣。
理论宣传要接地气,要更好地服务群众。西牛镇宣讲员打破传统固定的宣讲形式,为群众搬好“凳子”,因地制宜把“固定讲台”变为“流动课堂”,把广场、集市、田间地头等地变成“学习园地”,让群众能够近距离听到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将党的“好声音”及时传递到群众当中。

▲西牛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西牛社区文化室开展宣讲活动
“群众在哪,宣讲就到哪;群众关注什么,我们就讲什么。”西牛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员曾小西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学深悟透党的理论,多形式开展接地气的宣讲活动,把党的理论播撒在每一位群众的心中。

▲群众在宣讲中了解党的政策
每逢农历日期的四和八是西牛镇的街日(集市),自2023年8月以来,西牛镇创文办立足基层群众需求,创新推出“小集市 大文明”文明实践赶集行动,通过赶集日开展了8次宣讲活动,探索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基层理论宣讲模式,推动基层理论宣讲接地气、聚民心、有实效。

▲西牛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英德市人民医院在集市开展义诊活动
同时,针对辖区内部分群众交通不便和行动不便等现实情况,文明实践宣讲员将带领青年志愿者一起“送学上门”,延伸“流动课堂”深入田间地头、农村集市、辖区学校的触角,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一场场宣讲如一粒粒“红色种子”,播撒在西牛大地,迅速掀起理论学习的热潮,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