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栋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宿、具有文艺气息的咖啡吧、简约雅致的小书吧,掩映在翠竹绿地繁花之中。窗外是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游客可以喝着咖啡,畅游芳香书海……
今年以来,英德市浛洸镇鱼咀村紧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最大效力,整合各方资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不断扩大文明实践“生活圈”,着力绘就乡村振兴“好风景”,以乡风文明之魂筑乡村振兴之路。

▲鱼咀碧乡文旅民宿
坚持文化赋能
利用历史建筑打造乡村文化空间
近年来,浛洸镇鱼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紧紧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这个目标,切实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传主阵地作用,充分利用历史建筑着力打造乡村文化空间,通过文明实践的文化赋能,着力打造一个集文旅展示、宣传推广、旅游推介、互动体验、接待咨询等为一体的居游共享空间。

▲鹅卵石古墙
“先有鱼咀,后有浛洸”,鱼咀村是一座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自汉代到唐代,鱼咀作为商贸水路码头繁盛多年,鱼咀村至今仍保存有完好的古城墙、古码头、古井、古树、古碑和古街古铺。

▲鱼咀碧乡文旅咖啡吧
2017年开始,浛洸镇引入碧桂园集团、广物控股集团对鱼咀进行雨污分流、村庄巷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入民宿、农家乐、商业街等旅游业态,打造古贸易码头文化记忆小镇。闲置民房、猪圈等变成一栋栋民宿、餐厅、咖啡吧、书吧、酒吧,掩映在翠竹绿地繁花之中,保留了当地就地取材以鹅卵石筑房的建筑风格,错落有致、乡愁情浓,原来的“空心村”成为“网红打卡点”。
鱼咀文旅项目创新模式为产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分立”,产权归宅基地主人所有,使用权和经营权由宅基地主人委托给合作社,合作社再把经营权委托给第三方运营团队。现鱼咀村碧乡文旅项目由社会企业帮扶运营,按照“1234”利润分配比例,即镇政府占10%,村委占20%,运营方占30%,合作社占40%。除了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之外,也都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目前,鱼咀村民宿的一期、二期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包括1栋18间客房的客栈,6栋24间特色民宿,今年十一国庆期间,共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带动村民就业26人,鱼咀村的集体收入已从2019年的4万到2023年的50万,已翻倍提升。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学生到鱼咀开展研学活动
“目前,鱼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根据群众的需求,每周开展两场及以上活动,今年已开展了30余场活动。”浛洸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紧依托鱼咀碧乡文旅的会议中心、拓展基地等基础设施常态化开展名师讲座、地方文化保护、非遗传承、青少年社会实践、研学、文明实践活动等,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扩大文明实践“服务圈”。
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
“小阵地”释放“大能量”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载体布局之初,浛洸镇将鱼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碧乡文旅、文化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全部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站点,充分利用鱼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碧乡文旅、文化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地理空间相近的优势,充分盘活调配各类资源联动发展,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共建,重点打造“15分钟乡村文化生活服务圈”等文明示范区域,提炼、培育鱼咀村志愿服务队等新时代文明实践亮点团队和项目,践行为民服务初心使命,确保物理空间不变、服务能级倍增。

▲农家书屋
目前,浛洸镇鱼咀村共成立了农村宣讲服务队、文艺艺术服务队、青年先锋服务队、农业技术服务队、医疗卫生服务队、法律服务队、未成年人教育服务队等7支志愿服务队伍,共有志愿者50余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充分利用碧乡文旅、文化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载体平台,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所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开展移风易俗等五大类文明实践活动,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我特别喜欢到这里来!村里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让俺们参加,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一块儿有说有笑,感觉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谈起对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满意度,附近的村民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鱼咀村文化广场开展“文化进万家”文明实践活动
通过体制机制和服务方式的创新,鱼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提升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做到让党的声音有宣讲、群众困难有帮扶、文化活动有依托、志愿服务有队伍。“村里的活动,不仅让我们老百姓能通过通俗的语言去了解我们党的光辉历史,还让我们清楚明白地知道党的政策,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一位村民在参加完该村实践站举办的宣讲活动后有感而发。
文明实践活动
为乡村振兴“赋能铸魂”
新时代文明实践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与党建工作整体推进。浛洸镇鱼咀村坚持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坚持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方式、以党员及其他志愿者为主体力量,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文明实践活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据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鱼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融合资源、建立队伍、建设阵地,群众的志愿服务意识、参与度明显提高,特别是党员、乡贤、乡土文化人才的潜能得到了有效释放,村民归属感、向心力逐步增强。如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经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助力。”鱼咀村相关负责同志说。
今年以来,浛洸镇鱼咀村通过举办“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爱国精神”等系列接地气、聚人气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党的声音“强”起来、最美家风“和”起来、村规民约“定”下来、村庄面貌“美”起来,多样文明实践绽放“幸福花朵”。

▲鱼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宣讲学习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进村入户讲、微信群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持续通过微信、LED屏、海报等方式向群众深入宣传教育、医疗、卫生、消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让群众学政策、懂政策,帮助群众抓住政策机遇致富。利用平安创建入户宣传等向群众发放文明宣传单,引导群众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用法律手段化解农村基层矛盾,树立法治文明新风尚,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组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党员和志愿者示范带头,引导全村群众家家参与、户户争先,以村庄周围、房前屋后和农户庭院为重点,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和盲点,开创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
春风化雨育文明,润物无声洒春晖。接下来,浛洸镇将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高标准全覆盖的基础上,继续着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向纵深开展,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打造文明实践新高地,提升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热情,促进了群众文明素质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