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栏建设 > 农村综合改革专栏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英德市委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简报(总第30期)
  • 2016-09-11 16:00
  • 来源: 市委农委办
  • 发布机构:
  • 【字体:    

英德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简报

               

 

                   2016年第8期(总第30期)

 

 

       中共英德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印  2016年5月3日

 

 

土地整合增效益  村民增收现三赢

     

 桥头社区宁屋村位于桥头镇面,距行政中心2公里全村33138人,有耕地290山林476鱼塘40亩。主要耕作的农作物有稻谷、生、果蔗、蔬菜等。土地整合前,因耕地零散细碎,多由本村村民自发种植稻谷、花生、蔬菜等传统农作物,土地经营不成规模,管理成本高且缺乏市场竞争力,村民收益甚微,村民对土地整合开展适度规模生产表现极大的兴趣。

一、发挥组织主导、村民主体作用,做好土地整合置换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土地整合工作,切实解决土地零碎化问题,及避免因外出务工而丢荒土地或免费借给外村人耕种的现象,宁屋村党支部及理事会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广泛向村民宣传土地整合的益处,抓住村民想增产、想增效、想增收的心理,让村民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投身到土地整合队伍来。为提高土地耕作率,加强对土地丢荒的整治力度,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宁屋村全体村民同意将全村的山林、鱼塘进行整合,以增加集体收入、提高村民经济收入。于2016年1月9日,经全村户代表会议决定,由村集体将本村组所有水田(除已承包出去的外)全部收回,采取对内分租或对外承包的方式租给有耕种需求的农户耕作。宁屋村完成了土地整合、调田到户工作,实质整合耕地290亩山林476鱼塘40,整合率100%。

二、土地“集散为整”,实现“三赢”新格局

实现土地耕作率高、租金高、机械水平高格局。村集体对于丢荒的田地优先对内出租本村组村民。收回的土地先规划好机耕路、排水渠后,按抽签形式以每亩150元的租金分租给本村有耕种需求的农户耕作,规定所有用于分租给本村农户耕种的水田的调整期限为一年,期满后应在每年3月1日前将所有农作物清除后交回给村小组重新分配,并遵守水田耕种“三不准”原则(不准转租、不准丢荒、不准种植竹木),如有违反该原则的每亩田罚款500元,并由村小组收回土地。这样提高了耕地耕作率,避免了以往土地贱租现象,水田连片耕作也提高了机械化程度,降低了承包者的成本。

实现土地增产、增效、增收格局。将整合连片土地进行发包以引进外资和新品种,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土地产出效益,带动村民更新传统种植品种,增加村民收入。由宁屋村小组出资规划好机耕路、排水渠后以招投标形式对外发包,价高者得(同等价钱本村村民优先),通过整合的下横过、上横过、围背共105亩的水田现已成功发包,年租金为每亩800元/亩/年,承包商主要用于种植槟榔芋。据承包人石先生介绍,种植槟榔芋,每亩年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除去成本每亩可赚1.5万元以上。在利益的推动下,村民们也纷纷向承包商学习槟榔芋的种植技术,改种效益高的新品种,最大的规模的本村村民宁其志种植槟榔芋达15亩。

实现农村民风好、环境美、设施全格局。土地整合增加集体收入,利于美丽乡村建设,利于创建舒适的人居环境。宁屋村小组决定将土地整合所得的租金收入及涉农资金整合的资金优先用于村中公益事业,剩余的再按本村小组农业人口进行分红。2015年开始,宁屋村在村民理事会的带领下,将土地发包收入、涉农资金和自筹资金集中,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总计共投入资金60多万元,建设了祠堂、篮球场及相关配套健身设施;安装路灯14盏,完善了绿化亮化环境;修建了排水排污沟800米,解决生活污水排放难问题等,下一步计划进行文化楼建设和道路硬底化工程。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记九龙镇楼仔村吴亚记带领村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一名共产党员,心里就要时刻把群众装在心里,让全村人生活的更富裕,带领大家把自己的“美丽乡村”建设好。67岁的吴亚记常对自己儿女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践行的。

一、抓住契机,积极发动

吴亚记所在九龙镇楼仔村也存在着“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柴草乱放、粪土乱堆、禽畜乱跑”等农村问题,2014年“清明”返乡祭祖的村民望着祠堂外高耸的杂草丛,脚下从排水沟中溢流出来夹杂着腥臭像墨汁似的污水,纷纷表示要重新修葺祠堂,并推选本村党支部书记、理事会会长吴亚记作总理事,而吴亚记没有答应村民的推选要求,而是提出了另外一个建议: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先把门口坪、排水沟和篮球场等公共场所搞好了再修葺祠堂。一石激起千层浪,历过吴亚记不辞劳苦走家串房宣传发动,及村民代表多次的商讨和研究,2015年1月,九龙镇楼仔村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并成立了以吴亚记为理事长的理事会。

二、规划先行,高屋建瓴 

吴亚记没有急于着手开展工作,而是先到九龙镇政府美丽乡村办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的知识,参加九龙镇政府开展的美丽乡村现场观摩会议,多次带领村中青壮年到活石水、大岗、记岩和佛仔岗等美丽乡村建设成绩显著的兄弟村庄参观学习,和村民共同构思楼仔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吴亚记心中装载着整个楼仔村的建设蓝图:门口坪的水泥路、村中暗渠下水道、篮球场、乒乓球台、灯光、停车场、绿化、祠堂、文化室、党员活动室、康乐运动器材……

三、筹工筹劳,逐个击破

面对手中有限的资金和巨额的工程款,吴亚记发动村民筹工筹劳筹资。首先他把道路、篮球场和暗渠排水等等每个建设项目的材料预算做出来并公示,发动每家每户筹资捐资,然后购买建筑材料,由村中有建筑经验的师傅带领村中民众一起建设。项目开工时,每户人家每天派出来一个成年劳动力,集体开展建设;如果农户个人原因提供不了劳动力的,按80元一天的工价代替。集中所得款项用于集体建设。楼仔村共筹工筹劳筹资60多万元(其中出工3000人次,按80元/工计算,可折算成240000元),并已完成门口坪水泥路、740米暗渠下水道、灯光篮球场、康乐设施、门口坪拓宽平整和路灯的建设。

四、做通思想,事半功倍

    什么工作最难做?人的思想工作最难做。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曾任黄花镇党委副书记的吴亚记善于思想工作的开展。刚开始搞村中建设,门口坪的拓宽平整涉及到村民的砂糖桔、菜地和竹木砍伐平整问题,面对村中要求无偿清理耕作物时,大家都不愿意自己利益受损而拒绝清理。尤其是有“花斑虎”称号的吴佛清,平时脾气暴躁不讲道理,喜爱舞刀弄棍,平时谁都怕了他,更别说要砍他家的砂糖桔来拓宽门口坪了。为此,吴亚记时不时找吴佛清拉家常,从黄龙病聊到转型种植,从小孩教育聊到家庭收支,从过去艰苦聊到现在小康,从村中建设聊到村中矛盾和吴亚记自身与家庭的争执,但从未提及要吴佛清砍掉砂糖桔用于拓宽门口坪,慢慢地吴佛清从吴亚记的话中意识到农村发展的快慢,农村面貌的好坏都取决于村民自己,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利益而阻碍了全村的发展。想通后,吴佛清拿着柴刀亲手砍了自己种在门口坪附近的十来棵砂糖桔。

五、立规定制,以身作则

    外在再美,也需要内在美支撑来体现,吴亚记深切知道良好的村风民俗才是美丽乡村的基石。无规矩不成方圆,吴亚记提出制定了楼仔村规民约和卫生管理制度用于维系村庄的良好卫生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此外吴亚记重新规范了楼仔村经济财务管理细则,要求村中开支必须要有收据凭条,并且由理事会9人共同签字方可有效,否则一律不予报销。曾有理事会成员质疑:是否过于繁琐过于麻烦了?能否简化程序由两三个成员签字就好?吴亚记回答道:“既然村民信任我们理事会,那么我们就不要怕麻烦,要让村民的心里踏实,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捐资筹款用于何处,我们的财务用款要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的监督,并且要经得起随时查账和咨询。”

目前,楼仔村门口坪的水泥路、村中暗渠下水道、篮球场、灯光和康乐运动器材都已完工,楼仔村初显美丽乡村的生机。吴亚记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以身作则把“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诠释得淋漓尽致,让村民听得到看得见农村面貌的改变,并引起人们心灵的共振,他带领着楼仔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和谐幸福新农村,齐步迈向小康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  承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 : 4418810020  粤ICP备09167971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站长统计

公安网备44188102000078号   地址:英德市金子山大道一号路新行政中心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