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栏建设 > 农村综合改革专栏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英德市委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简报(总第32期)
  • 2016-09-11 16:00
  • 来源: 市委农委办
  • 发布机构:
  • 【字体:    

英德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简报

                    

                     2016年第10期(总第32期)

 

             中共英德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印   2016年5月26日  

 

着力化解“钉子户” 深化推进土地整合

——英德市横石塘镇石门台村新屋组破解土地整合中“钉子户”问题工作经验介绍

 

英德市横石塘镇石门台村新屋组有农户66户,共282人,党支部委员3人,党支部共有党员10人。随着土地整合改革的全面推进,这个原本名不经传的小山村正发生着脱胎换骨的蜕变,现在的新屋村一条小河从村东头绕过,环着村东、南、北面的耕地过去的四分五落的地块到现在平整连片的土地加上相互连通三横两纵的机耕地路,路两边的灌渠流淌着清澈的山水,五月的禾苗铺满面积约280亩的土地绿油油的一片,放眼望去正如一幅典型的中国山水画。

过去,新屋村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打为反革命村,使坚持战斗的新屋村党员干部一直耿耿于怀,直到1984年平反评为革命老区村,种种的历史遗留问题在新屋村党员群众中遗留下消极的影响,对政府的行政行为或政策法规宣传都存在着抵触,包括当前在我市全面推进的农村综合改革。

为顺利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土地整合工作,打消新屋村党员群众的顾虑,英德市、镇领导多次到该村祠堂、文化室进行调研,介绍叶屋村等先进经验,并由镇组织带领新屋组的理事会和党支部成员到西牛、石牯塘、九龙镇的先进村组参观交流。理事会和党支部在市、镇领导的引导下,也看到了其他村组通过土地整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思想发生极大触动,很快就从被动转为主动,特别是以朱志威等为代表的党员青年骨干积极响应着本村的土地整合各项事宜,以村级组织牵头主导,改革工作局面逐步打开。

新屋组土地资源优化整合涉及280亩耕地调整置换、3.2公里机耕路水渠建设。建设过程中处理农户的青苗、占用的耕地协调互换耕地肥瘦容易引发矛盾,特别是村中几个不支持、抵触、甚至阻挠土地改革的钉子户,更是成为新屋村推进土地整合改革的绊脚石。对于阻碍改革推进的钉子户”,新屋组理事会群策群力,重点对待,积极化解影响改革前进的阻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妥善处理解决“钉子户”问题

一是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在理事会会长朱智威的带领下,理事会与党支部的党员干部从动员群众、制定方案到组织实施,主动作为,积极深入田间农户,广泛征求了群众意见,开过的大小会议不下于十次。从机耕路和水渠规划、筹资、酬劳以及材料、施工机械车辆进场施工,理事会成员不管多忙,都亲力亲为到场安排协调。理事会对村公益事业的积极态度,对党员群众特别是“钉子户”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二是坚持不懈,耐心细致引导。对于村中如朱胤甫那么几个阻碍土地改革的钉子户”,新屋组理事会成员不惜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一次两次、十次八次登门,耐心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为促使他们支持、参与本村的改革,理事会还专门组织带领村民外出邻镇参观学习,让他们听取别村的经验做法,看别村的建设成效使他们感同身受,增强他们的集体观念。在理事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努力下,最后几个“钉子户”思想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都感觉再也能因自己的私心而阻碍全村的发展了对于朱胤甫,朱智威理事长知道他会开拖拉机,把自己家拖拉机拿出来专门让他帮村里运输建设材料,让他积极参与村的建设。现在朱胤甫就算不运材料只要有空余时间也主动帮村做事了。三是迂回击破,巧妙处理矛盾。通过“钉子户”亲戚、朋友或者村组威望高的同志做“钉子户”思想工作,有时可以事半功倍,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由于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不富足,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在开展机耕路、水渠建设中涉及的青苗和耕地一概不进行补偿。在清表时,理事长朱智威的婶婶不愿意了,坚决表示不赞成,还从田头追着朱智威他们几个理事会成员骂到田尾,理事会成员万般解释就是不听。后来朱智威想了个办法,知道他婶婶最肯听大哥朱智清的意见,通过村民朱智清上门做工作,最终顺利解决了此事。按照村情、民情灵活处理好了矛盾,正是应了一句“一物降一物”。

最后为赶在春耕前完成土地整合,新屋组在春节后不到20天的施工期内(当时天气非常恶劣,凄风冷雨),加快推进建设,筹劳近1000个工,完成了3.2公里的机耕路和水渠建设,完成了280亩的土地实质整合做到每户2块田(其中:40户1块田,26户2块田)以下。同时完成了村组篮球场和占地6亩多的公园(停车场)的土方建设,部分村道的特色铺设和下水道的整治,建立了保洁制度,确保了全村的环境清洁卫生。

目前,新屋村小组彻底改变了过去对政府的偏见和多年信访造成的误解,人齐心齐,正气和谐,通过农综改打造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基本形成也成为英德市社会综合治理的典范

    新组村组村民进行修整机耕路

   

           新屋组建设好的机耕路和水渠

 

    

          新屋组整治后的街巷

  

 

市委书记葛长伟点赞黎溪镇铁溪大围村乡村游

 

5月19日,清远市委书记葛长伟同志在英德市委副书记、市长黄镇生同志的陪同下,到黎溪镇铁溪村大围组调研。调研过程中,长伟与当地村民亲切交谈,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并认真听取了关于大围组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的情况汇报,葛长伟表示,大围人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大胆创新发展乡村旅游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值得肯定,应当点赞。

黎溪镇铁溪大围村共分东西南北四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109户共517人,党员10人,全村现有耕地90亩。由于大围村位于飞来峡水库库湾边,背靠高低起伏的后龙山、狮头山,村前是风光迤逦的北江库湾,到处流淌着原始自然的气息,古老而淳朴。随着近几年人们都喜欢原生态旅游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原生态旅游资源,白水寨、娘娘潭、阿婆田、七星墩等自然景观的大围村更是吸引不少游人慕名前往游玩。

2015年,朱展雄、朱顺杭等一批土生土长的大围人,多年在外经商且有一定经济基础,对家乡颇为眷恋,时常带外地的朋友回家游玩,在朋友圈中小有名气,为让更多人欣赏到家乡秀美风光,他们开始谋划回家创业发展乡村旅游。

一是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农家乐。通过租用大围村整合的零散土地连片种植有机农作物,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一来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原生态的有机农产品,二来可以让游客自行耕种,体验农家乐,同时聘请近30个本地村民帮忙耕作、接待,有效带动当地村民在家就业。二是旧房改造民宿,发展乡村特色旅游。随着旅游市场的打开,游客的增多,修建特色民宿是防止游客流失的法宝。朱顺杭等人通过就地取材,租用22套本地村民闲置的泥砖房、混凝土楼房等民房进行改造,重新装修成民宿旅舍,为来访游人提供了一个带有浓郁乡土味的休憩空间。同时为提高接待能力,新建了18间富有特色的木屋,现在的大围村民宿已具备了100人左右的接待能力。三是开发旅游资源项目,为保障得天独厚的原生态资源不因开发旅游而受破坏,也方便前来的旅客感受乡村大自然的美,朱展雄则依托当地自然山水资源白水寨等自然景观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绿化美化,建设接待中心、登山栈道和亲水平台,目前的旅游项目设施已全面投入使用,并初见成效。

此次葛书记的到访让回家创业开发旅游市场等大围人很是兴奋,倍感鼓舞。接下来,大围村将进一步丰富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力求让每个造访大围村的游客都住得舒心、玩得开心,同时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葛长伟书记在黎溪镇铁溪大围村调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  承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 : 4418810020  粤ICP备09167971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站长统计

公安网备44188102000078号   地址:英德市金子山大道一号路新行政中心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