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破困局 “三个整合”显成效
桥头镇在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初期,由于没有找到强有力的措施,导致进展较为缓慢,但面对困局,桥头镇能够及时调整,积极应对,对症下药化解不利因素,全力推进“三个整合”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成效。
一、加强宣传发动。“三个整合”工作开展初期,由于群众认识不足,工作推进受阻。桥头镇通过以下途径有效化解不利因素:一是强化宣传。为让群众全面认识农村综合改革的做法、目的和意义,桥头镇在墟镇、村委主要位置悬挂横幅、标语,在全镇印发《致群众的一封信》6000多份;二是加强培训。为有效推进工作,桥头镇分批对班子成员、农综办公室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以及村小组长、理事会长进行培训,使各层次人员深刻认识农村综合改革的内涵、目的和意义,有效化解认识不足的问题;三是加强引导。为增强镇村干部对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感观认识,学习先行村组的成功经验,自去年以来,桥头镇组织镇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达250多人次;四是加强跟踪。为及时掌握化解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桥头镇结合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要求每位党员干部在星期二进村入户开展联系群众工作时,要对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行跟踪宣传,及时收集村民诉求,对意见较大、思想不通的农户进行重点跟踪,加以转化。
二、明确考核奖惩。为有效化解村组干部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桥头镇制定了《桥头镇2015年上半年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考核方案》(以下简称《考核方案》),明确了考核内容、时间任务、原则和激励措施。1、“三个整合”的考核内容包括:是否形成土地资源(涉农资金)整合草案、是否召开户代表会、是否形成整合决议、整合方案是否进行公示、是否签订涉农资金授权委托书、农户身份证复印件是否收齐、相关影像资料是否齐全、涉农服务平台建设是否达到要求等。2、“三个整合”考核的时间任务:要求在6月30日前,各村完成土地资源整合相关手续的村民小组的比例要达到40%以上、完成涉农资金整合相关手续的村民小组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3、考核原则:主要是坚持调查与核查相结合、考核结果与奖罚相结合。4、激励措施:对按时完成任务的经济合作社和村按比例下拨一定的工作经费,对未按时完成任务的经济合作社和村将在全镇进行通报批评或给予红黄牌警告。
由于《考核方案》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感,充分调动了镇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当先进的良好态势,有效加快了“三个整合”的进程。
三、强化督查通报。结合《考核方案》,桥头镇实行多管齐下推动农村综合改革工作。1、实行周通报制度。为表扬先进,鞭策落后,自4月20日起,镇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实行周通报制度。即要求各村必须在每周五下班前上报进度,再由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在次周一将全镇进度表发至各驻村领导、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让大家了解各村农村综合改革进度。由于实行了周通报制度,各村能及时发现差距,寻找不足;各驻片领导、驻片干部能及时掌握情况并加强指导。2、实行会议通报。镇主要领导根据进度表在每月召开的计生维稳工作例会或班子会上对各村的进度进行点评,扬先促后,对全镇的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3、召开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促进会。对周通报中进度靠后的村专门召开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促进会,通过促进会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下步工作要求,并由镇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针对后进的片区加强督查指导。
四、阶段成效初现。由于桥头镇采取了得力的措施,有效化解了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中的各种障碍,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成效。截至6月底,桥头镇共成立农村集体经济联社11个,“八有”经济合作社250个,完成率为91.3%。全镇需进行土地资源整合、涉农资金整合的村民小组共有245个,已完善相关手续可进行或已进行土地资源整合的村民小组有236个,占96.3%;已完善相关手续可进行或已进行涉农资金整合的村民小组有235个,占95.5%。目前,全镇共整合土地11.09万亩,其中水田2.24万亩、旱地1.1万亩、山林7.47万亩、鱼塘0.28万亩;共整合2015年度涉农资金297.8万元;11个村的社会综合服务站已投入运行,其中板甫村的社会综合服务站已整合为涉农综合服务平台,预计8月份可投入使用,到时村民即可在家门口享受优质、高效的生产生活服务,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必将在改革中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