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
英德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以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的合法权益为核心,根据省批复清远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有关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现将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20年4月30日,全市24个镇街6078个经济社(有经营性资产2943个)、287个经联社(有经营性资产163),完成成员身份确认工作经济社和经联社分别为5792个、115个,其中完成100%镇街10个,完成95%以上镇街8个,总体完成率95.29%;完成资产量化的经济社、经联社分别为1992个、13个(合计2005个),量化资产额7142.7885万元,按照有经营性资产经济社2943个、经联社163个(共3106个)计,总体完成率64.62%。起草了《英德市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目前已走完征求意见等环节,待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印发实施。
二、主要做法
1、坚持法律和政策原则,贯彻落实上级方案要求。在推进农村产权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把维护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把选择权交给农民,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为此,我们结合英德市实际,于2019年9月及时出台了《英德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指导意见》,下发了《英德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推进英德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把国家法律政策、上级方案要求和农民自身需求有机结合,积极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2、坚持早部署,打好主动战,抓牢工作主动权。根据中央和省有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部署安排,2019年,包括英德市在内的全国10个省、30个地市、200个县(市区)承担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相比英德市2018年原出台的《英德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我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完成时限由2021年底提前至2020年10月底,比我们原定的时间节点提前了14个月时间。加之英德人多地广、经济组织基数大,各类经济组织内部因素复杂,可谓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为此,我们根据英德这一实际状况和困难问题,确定了早部署、早动手工作思路,率先出台了有关工作指导意见,启动产权改革这项工作,把推动工作主动权抓在手中。针对2019年年底,大部分镇街成员身份确认工作进展顺利情况,我们又及时以英德市产权办名义下发《关于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量化工作的通知》,扎实推动资产量化环节工作,并起草了《英德市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目前已走完征求意见等环节,待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印发实施。
3、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督导推动,把答疑解惑贯穿始终。为更好推动产权改革工作落地,在下发了有关工作通知后,我们建立专门产改工作微信群,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依托指导性文件,特别是“省产权改革问题解答150问”,及时为各镇街产权改革各个环节提供答疑解惑,在线统一解答工作中遇到共性问题,避免出现“双标”和“异声”,做到政策口径一致、工作步调统一;针对个性问题,我们及时请示上级“把脉会诊、对症下药”,做到有问题都能及时有效回应。比如,对于成员身份认定阶段出现的外嫁女、入赘男、移民等特殊成员身份认定问题,提出了认真对待、慎重处理、把握好政策法律界限等意见建议。同时,我们还加大督导力度,对全市24个镇街集中开展了督导检查,查看工作进度、程序规范性,面对面交流沟通困难和问题解决之道;针对个别进度不够理想的镇街,我们进行了重点督促,要求加大工作力度,不拖后腿。
4、坚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不搞“一刀切”。针对英德市各镇街和各经济组织差别大、情况复杂等实际情况,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求真务实,做到以工作实效衡量工作质量,避免出现“水土不服”。如针对相对“固化管理”管理问题,我们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强化对“出生不增、死亡不减、迁入不增、迁出不减”固化管理模式的优势阐释,但对一贯延续动态调整管理的各集体经济组织给予充分尊重,并倡导他们调减调整频率。针对英德地处粤北山区,各经济组织经营性资产不多、占比不大实际,对资产量化工作不做股份量化硬性要求,并结合英德近年来农综改工作成果,只明确要求九龙、西牛、连江口镇等少数镇街必须要求一定比例的股份量化改革,其他镇街各经济组织可根据自身实际和成员意愿决定资产量化具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