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石塘镇石门台村新屋组农综改简介
石门台村新屋村小组位于横石塘镇西北,距墟镇约3公里,现有农户66户,282人,耕地面积280亩,土地相对连片平整,全村涉农资金6.89万元。村民主要家庭收入依靠外出务工和种植作物。
该村在党支部(现有党员9名)、理事会、社委会的带领下,在2015年7月就通过召开村民户代表会议,议定了土地整合方案并表决通过了《土地整合方案确认书》和《涉农资金代扣委托书》。为了解决机耕路狭小、不够平整,水渠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根据本村的实际规划好了机耕路和水渠等设施,并且一致通过凡是进行机耕路、水渠建设需涉及的田地及地上附着物一概不进行补偿。2016年元旦刚过,该村抓住冬闲有利时机,要求每户每天无偿出1个劳动力投入到该村4条主要机耕路、水渠建设当中,在短时期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综改革高潮,经过近15个工作日的努力,目前已基本完成3.2公里的机耕路和水渠建设。同时经过完善耕作条件,促进农户农田互换,现做到了每户2块田(其中:40户1块田,26户2块田)以下。
在新屋村组取得第一阶段的积极成效后,镇党委、政府又积极引导,鼓励该村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新型农村社会发展模式,现初步形成了以下发展思路:
1、以党建为统领,通过“党建带群建”全面推进村组自治组织、理事会、团支部等建设,并促使其有效发挥作用真正做到村民治理、科学管理。
2、全面推进和落实农综改工作,并有意识引导三农工作向纵深发展,特别注重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立体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综合发展的有效模式,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管理,例如将美丽乡村建设、卫生示范村建设、文化村建设等有机结合、统一规划、整体推进。
3、同时全面结合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进行村民自治更深层次探索,真正在实现自我管理的基础上达到自我提高、社会和谐。
4、对农村土地长期承包方式、适度规模经营等因地制宜进行积极探索,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对土地承包方式进行多种类型的延伸、丰富其内涵。例如针对本村组的耕地在种完两造后闲置的情况,由全体村民代表召开村民大会,在冬造完成后春耕前(即每年12月1日至次年3月1日)所有土地收回给村集体托管,由村集体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短期经济特别是观光农业如规模种植油菜花等,并以此来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