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栏建设 > 农村综合改革专栏 > 经验典型
分享到:
横石水镇田心村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介绍
  • 2019-01-15 07:39
  • 来源: 英德市委农委办
  • 发布机构:
  • 【字体:    

横石水镇田心村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介绍

 

田心村位于横石水镇正北部,距墟镇约5公里,全村下辖田心、联合、圳头、东风、白楼5个村民小组,共有293户,2300人。近年来,田心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及村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夯实村级党建基础,大胆探索村民自治,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设美丽幸福新家园。

一、背景与概况

田心村没有稳定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村民普遍以种植果蔗和蔬菜为主,经济收入单一,人均收入居于全镇中下游。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以前,大多数村民仍居住在破旧的泥砖瓦房里,村内道路泥泞,杂草丛生,泥砖房破败不堪,一片萧条。

2012年,为凝聚人心,发挥青壮年队伍积极作用,不家乡建设作出贡献,在广州经商多年龙裕丰发动在外和在家的青壮年人集资约9万多元,在田心村青年队伍中成立了青年协会和基金会,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无偿帮助孤寡老人日常生活和困难家庭小孩读书等问题;2013年,田心村率先成立了党支部,并选举龙裕丰为理事会会长,夯实村的党建基础。村党支部、理事会多次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介绍石牯塘镇叶屋村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村实际,探索出一条农村发展新道路:整合土地资源,发展连片果蔗、蔬菜种植基地,增加农民收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最终,在田心村党支部和理事会带领下,全村5个村民小组已全面签订土地资源整合和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表决确认书,整合土地面积1518亩,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44237元,并计划于20161月开始全面实施。

二、模式与做法

(一)加强领导,夯实基础。

2013年上半年,田心村率先成立了村级党支部,通过党员大会,选出以诚为支部书记的支部委员会,建立起村级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夯实了田心村的党建基础。新一届领导班子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带领党员群众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先进的思想观念,破除陋习,学习文明新风。同时,田心村还选出村中有威望的经商大户龙裕丰等担任新的理事会班子,带领全体村民积极探索村民自治,管理村中各项事务,并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卫生制度等。田心村党支部和理事会架构搭建后,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有效发挥了理事会自治作用,成为了田心村维稳的主阵地。

(二)多管齐下,宣传到位。

为了提高群众对于农村综合改革的知晓率,镇党委、政府在田心村内主要路口悬挂宣传横幅,广泛张贴宣传标语,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宣传农村综合改革相关政策。田心村理事会多次组织各村民小组长开会,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宣传动员工作。通过村民小组长去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农村综合改革政策深入民心。田心村理事会还多次邀请镇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为群众“上课”,宣传农村综合改革相关政策。同时,镇村干部利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进村入户宣传农村综合改革对农村发展的重大意义。通过多管齐下的宣传方式,最终获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致同意实行土地整合和财政涉农资金整合。

(三)因地制宜,整合流转。

结合田心村土地资源分散的实际情况,田心村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整合形式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采用两种模式进行整合,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自由选择。一是统一规划建设农业生产公共基础设施,连片划分个人口粮田和留取集体机动田,按现有人口分配口粮田,其余耕地作为机动田实行有偿经营,连片对本村村民或对外发包,所得收入由村集体所有。二是统一规划建设农业公共基础设施,连片对本村有耕作愿望的村民发包土地,租金由竞标确定,收入扣除集体提留部分外,按股权向社员发放。

(四)试点先行,引领带动。

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三个整合”的过程中,田心村选取了白楼村民小组作为土地整合和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以点带面,为全村树立典范。经过田心村党支部、理事会的大力宣传,白楼组村民充分认识到通过农村综合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增加村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最终,白楼组于423日签订了土地资源整合和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表决确认书,并计划于20161月开始全面实施。有了白楼组的成熟经验,其他4个村民小组也参照此方式,于20155月份全面完成了土地整合和财政涉农资金整合。

横岭村白楼经济合作社位于横石水镇北部,全社共有农户53户,户籍人口503人,耕地面积424亩。自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以来,村党支部和理事会积极动员群众,不断深入做相关村民的工作,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取得了群众的认同和支持。白楼经济合作社于20153月全面签订土地整合方案确认书,并于20161月全面实施方案,实现一户一地的目的,成为我镇实行“个体与集体结合经营”模式的示范村(将土地收回集体所有,按一定比例将土地集中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现有社员人数进行划分口粮田,一户一块田;另一部分土地由经济社统一经营,连片在社员内部公开竞标,满足内部需求后对外公开竞标,所得收入归集体所有,用于公益事业建设,如美丽乡村、农田水利设施、垃圾清运等)。根据方案,经济社依据地理位置和耕作需要,清理竹头2千多棵,与邻近的经济社(圳头、东风、新六、新七、金竹园)共同规划建设机耕路13条,总长约8.5公里,受益群众约1320人;同时全社耕划分为两大段,分别是白楼段和蓝屋段,按现有社员人数将306.5亩良田划分为口粮田,117.5亩耕地(约67.5亩耕地为水打田)划分为集体机动田。通过实施土地整合方案,白楼经济合作社集体经济收入由原来的1.5万元增加到5.6万元,新修机耕路,减少了果蔗的中转成本,初步实现了“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规模化耕作,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三、成效与作用

2013年,田心村利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之机,成立了田心党支部,重新调整了理事会的架构,建立了理事会管理制度。在新党支部和理事会的带领下,田心村各村小组制订了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卫生制度等,村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得到提高,村民遵法守法的意识得以加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好秩序正在形成,群众的矛盾纠纷大幅减少。2014年,我镇表彰田心村民理事会为“平安理事会”,对理事会在村民自治,维护社会稳定方案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近年来,为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田心村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完善村内公共设施,建设美丽幸福家园。2013年,田心村理事会发动村民筹资投劳对祠堂进行修葺,并兴建了文化室,成为村民的生活娱乐场所。2016年,田心村的白楼队和田心队统一对破旧的砖瓦房进行拆除,家家户户建起了现代化楼房,同时还对村口、路边这些比较明显的地方进行绿化、亮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并于20174月成功创建成为清远市整洁村。如今,田心村内民风文明和谐,村民主动投身公共设施建设,自发对垃圾进行定期清理,形成人人爱整洁的卫生环保意识。村民们不仅住上了新楼房,更是尝到了土地流转,盘活经济后带来的各种甜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  承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 : 4418810020  粤ICP备09167971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站长统计

公安网备44188102000078号   地址:英德市金子山大道一号路新行政中心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