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英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紧围绕市委“一场一区两地”建设目标,坚持改革为先、发展为上、安全为本、监管为重,努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成效显著。第一季度,全市商标有效注册量6814件,同比增长30.19%;专利授权190件,同比增长68.14%;新注册市场主体2119户,同比增长28.58%。截至3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56814户,同比增长11.53%。
一、坚持改革为先,激发市场发展活力
一是简化登记流程,提效能。设置企业开办专窗,整合商事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税务确认)、社保登记、银行开户等环节,减少群众跑动,全面压减办理时间,实现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内完成。推广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推行注册登记“一网通办”“网上办”“零见面”“预约办”,提供便捷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使企业、个体工商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营业执照;二是降低准入门槛,减材料。推行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解决‘证明难’问题。放宽‘住改商’相关限制,允许依法将住宅登记为经营场所、“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电子商务经营者集中办公区域登记,最大限度发挥社会资源作用,鼓励创新创业;三是调整下放权限,就近办。研究出台“简政放权、便民利民”实施方案,全面调整和下放窗口登记审批权限,在市区增设2个登记窗口,方便群众就近办事。
二、坚持服务为上,提升行业发展质量
一是深化质量提升行动。紧扣市委高质量发展战略,牵头起草并通过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方案》。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组织发动企业管理人员积极参与首席质量官培训。目前,累计取得广东省首席质量官任职培训证书的企业质量管理人员88名。二是发挥职能加强扶持。发挥股权出质登记职能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今年第一季度,共办理股权出质设立登记33宗,帮助企业融资10.31亿元;引导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今年第一季度,成功转型升级为企业的个体工商户13家。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结合英德实际,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保护体系,先后成立了英德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清远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英德电子商务产业园服务工作站、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为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提供了有力保障。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调查,多形式宣传国家、省、市有关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的帮扶政策,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接。
三、坚持安全为本,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一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元旦”“春节”应节及消费量大的食品、药品等专项整治行动12次,共检查市场主体2817户次,立案查处相关案件51宗。期间,我市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规范有序,价格平稳。二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巡察。开展节假日期间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和日常特种设备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电梯、大型游乐设施、旅游观光车辆、起重机械、锅炉和压力容器。第一季度,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43家(次),抽查特种设备433台(套),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38份。三是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持续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一季度,共完成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环境、产品核酸检测1226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开展春季学校食堂、校园及周边食品、校外托管机构、非洲猪瘟等风险隐患排查,整改问题99个;完成“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05批次、药品(含医疗器械、化妆品)38批次。开展有毒动植物致食源性疾病防治知识宣传,共张贴画报700张、LED宣传横幅300条、发放宣传册2000多份,发布食品安全预警公告3期。
四、坚持监管为重,营造健康发展环境
一是建立“智慧监管”。实行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通过平台实时查看监管对象的主体资格、原料来源、加工过程、风险隐患排查等信息,实现日常监管痕迹化、量化分级动态化、数据分析智能化、监管内容标准化、问题治理精准化、综合管理社会化,确保餐饮单位真正有效落实主体责任。目前,量化分级评定餐饮服务单位4128户,其中A级餐饮单位124家;“互联网+监管”平台入驻餐饮单位共296家。二是强化“信用监管”。健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机制,实施守信联合激励或失信联合惩戒。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落实涉企信息公示制度,公示各类涉企信息60000多条。强化信用约束,执行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管理制度,对列入两类黑名单的商事主体限制其登记、变更、备案等业务。今年以来,全市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农合社14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农合社84户;标记异常状态个体户12290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个体户786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12户,信用修复3户。落实联合惩戒,协助法院、公安等其他部门对失信主体采取限制措施,共受理协办查封工商登记或冻结股权业务547宗。三是深化“协同监管”。加强与市司法局、政务数据服务局联系沟通,形成部门监管、行业主管、基层协管、社会共管的治理体系。实施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下放市场监管执法事项48项;综合运用12345、12315举报投诉平台,及时处理群众诉求,构建放心消费环境。第一季度共受理投诉、举报、咨询62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