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报告表审查公示(佳纳LNG气化站)
  • 2020-02-20 17:35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清远市生态环境局英德分局拟对佳纳LNG气化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审查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佳纳LNG气化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0年2月20日至2020年2月26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英德市光明路47号环保大楼四楼行政审批股,邮编:513000

       联系电话:0763-2226970、0763-2272019(服务窗口)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佳纳LNG气化站

建设单位: 

英德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英德市青塘镇秀才岭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用地范围内

环评机构:

湖南绿鸿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概况: 

佳纳LNG气化站项目拟选址于英德市青塘镇秀才岭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用地范围内,为新建项目。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3.833600°,北纬24.226559°。项目占地面积4198.95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21万元。该项目不设加气站,气化后的天然气仅供给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使用。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主要建设100m3LNG立式储罐一座、储罐增压器一座,5000Nm3/h空温气化器两座、调压计量加臭撬一座,供气能力为5000Nm3/h。二期工程将新增一座100m3LNG立式储罐及一座储罐增压器,供气能力不变。

本项目拟定员工5人,均在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食宿。年工作日约365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

项目主要原料及消耗情况为:LNG。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生产设备为:100立方米LNG立式储罐1台、5000标立方米/小时调压计量加臭撬1座、300立方米/小时卸车增压气化器1座、300立方米/小时储罐增压气化器1座、500立方米/小时 BOG气化器1座、500立方米/小时 BOG调压撬1座、500立方米/小时 EAG气化器1座、5000立方米/小时空温气化器2座。二期主要设备为:100立方米LNG立式储罐1台、300标立方米/小时储罐增压气化器1座。

项目距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项目东北面120米的合子村。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一期工程施工期间,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扬尘、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作业时排放的尾气对环境空气的污染,施工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施工废水对地表水的影响等。但此影响具有暂时性,随着施工的结束该影响也即消失。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当地有关法律法规,实行文明施工,并采取有效的减缓措施,二期施工期主要为设备安装,无大型土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可接受的。

二、营运期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无工艺废水产生。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再依托佳纳公司氧化塘处理,佳纳公司生活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后排入厂区东侧的鱼塘中,不外排。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闪蒸气经储罐配置的降压调节阀,再通过BOG温控加热系统加热回收,回收后接入下游供气管道,不外排。放散废气(EAG)通过连接管进入EAG温控式加热器后通过放散塔排放;卸车废气通过连接管进入EAG温控式加热器后通过放散塔排放。上述两种废气均为无组织排放,能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非甲烷总烃无组织监控浓度标准。

3、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投入使用后,通过采取增设减振垫及围墙隔声等综合防治措施后,正常情况下厂界东、西、北面噪声及最近敏感点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南面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4类标准,对环境影响不大。

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次气化站工程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首先由气化站内垃圾桶收集,再依托佳纳公司现有生活垃圾处理措施统一交由环卫部门负责清理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对环境影响较小。

5、环境风险分析结论

本项目为LNG气化站工程,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为天然气泄漏、爆炸、火灾,但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小。本项目工程设计上对风险防范考虑较为周全,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这些措施只要切实落实和严格执行,能有效地降低风险。建设方应能从降低环境风险的角度加强工作人员思想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则可使工程环境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达到可接受水平

6、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无需设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公众参与情况: 

受理公告期间未收到异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  承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 : 4418810020  粤ICP备09167971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站长统计

公安网备44188102000078号   地址:英德市金子山大道一号路新行政中心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