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①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施工废水收集后,经沉砂池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不外排;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施工人员不在施工现场食宿,施工期施工人员依托本项目另租用的办公楼洗手间,对周边水体影响较小。 ②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有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及原料运输车辆尾气等。采取加强施工场所清扫及洒水降尘,施工设备安装消烟装置,避免多台设备同时运作等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废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③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施工期噪声主要为运输车辆和各种施工机械如电锯、挖掘机、推土机、搅拌机等。建设单位应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错开多台设备同时施工,同时采取消声减振隔声等措施后,项目边界施工期噪声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中的相关标准,对周边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④固废影响分析结论 施工期固废主要是项目土石方、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本项目所在地较为平整,施工期土方开挖量较小,项目自身基本可在厂内进行土方挖填平衡,无弃土及借方;建筑垃圾经统一收集后运往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堆填;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定点堆放,定期交由相关部门统一处理。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理妥善、去向合理,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二、营运期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用水主要为破碎和筛分工序喷淋抑尘用水、绿化用水、生活用水、车辆冲洗用水、洗砂工序用水。喷淋抑尘用水、绿化用水将全部蒸发;生活废水经隔油+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于农业施肥,不外排;车辆冲洗废水和洗砂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项目初期雨水排入三级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不排放。 综上所述,项目废水不会对附近水域滃江水体产生明显影响。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营运期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原料破碎、筛分、皮带输送产生的粉尘;运输车辆动力扬尘;贮堆扬尘和装卸货过程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动力扬尘通过洒水抑尘等措施治理;环评要求砂料堆按照一定比例设置喷嘴,定期喷水,保持沙堆表层湿润度。同时,砂石堆料场按照相关规定修建,搭设棚房,四周围蔽,修建排水沟;同时建设单位在料场周围种植高大的植被,用以减小风速,减少因为风力产生的扬尘。破碎筛分粉尘经“集气罩+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15m排气筒P1高空排放;经过这些控制措施后,预计颗粒物排放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要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 3、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主要是生产设备以及废气治理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其噪声值约70-85dB(A)。设备噪声采取相应的减震、消声措施后,对项目厂界四侧的昼间噪声贡献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一般工业固废:底泥经压滤机脱水后定期运至附近水泥厂、制砖厂作为原材料;布袋除尘器收集粉尘收集后外售建材公司; 生活垃圾:在厂区内设置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当天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通过上述措施,则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5、土壤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类型为污染影响型,但不会通过大气沉降、地面漫流、垂直入渗等途径影响土壤环境,无土壤环境特征影响因子,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厂区仓库和车间地面均采用水泥硬化,故不会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 6、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区域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无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周边村民生活饮用水源均为自来水,不存在对饮用水源的影响。建设项目运营期,项目区供水方式全部采用市政自来水管网,不建设自备井,不开采地下水,同时也无注入地下水。不会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因此也不会导致因水位的变化而产生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厂区仓库和车间地面均采用水泥硬化。故不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 7、总量控制指标 项目不设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