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结论: 扬尘:施工过程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经治理后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很小。 机械废气:注意施工机械的操作,避免突然加速和超载,减少冒烟情况,同时,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选用优质燃料,此类废气的产生量不大,对项目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不会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2)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标准后回灌周边山体林地或院区绿化灌溉,不对外排放,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小。施工废水包括雨水冲刷施工场地产生的废水和车辆设备的清洗水。雨水冲刷施工场地产生的废水主要含有SS,经过沉淀处理后,回用做施工用水,不外排。施工车辆清洗废水,主要含有石油类,通过采取隔油池和储水池,收集净化车辆清洗废水,循环使用,达到零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3)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项目夜间不施工,通过加强施工管理,施工期噪声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且项目附近没有居民点,故施工期噪声对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结论:主要是建筑工地拆除、建筑和装修的废弃物,如废碎砖瓦、泥沙、木材的边角料等,这些废弃物能回收的全面回收,不能回收的按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的要求进行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定点堆放,定期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二、营运期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近期生活污水(先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和医疗废水一并通过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 2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排放标准后,通过镇区污水管网排入水边河(Ⅲ类)。远期生活污水(先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和医疗废水一并通过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 2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预处理标准后通过镇区污水管网排入九龙镇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中的较严值后,通过九龙镇污水处理厂东南侧的农灌渠,最后进入水边河,对周边环境和纳污水体影响不大。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手术室和消毒间产生的废气经等离子空气消毒净化器处理后无组织排放;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地埋式加盖密闭+生物除臭措施处理后通过一体化排气口无组织排放,且污水处理站周边恶臭排放能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644-2005)中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要求;医院边界处恶臭能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的要求。 废气通过以上措施处理后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产生大的影响。 3、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的主要噪声来源于病人的喧哗声和设备噪声,项目内控制说话声量、禁止大声喧哗,并采取必要的隔声减震措施,使得医院边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根据国务院[2003]第 380 号令《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卫生部[2003]第 36 号令《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对医院废弃物的处理处置要求,应对医疗物应进行分类收集,分类标志,因此,本项目的医疗废物、检验废液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分类收集至相应容器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室,医疗废物及时交给英德市伟洁医疗废物处理有限公司处理,如实向广东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平台填报固废及危废处置信息,并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污泥经定期投加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后清掏交由资质单位处理。废输液瓶交由广东康卫士医用包装容器有限公司回收处理。生活垃圾袋装后集中存放在垃圾房内堆放,每日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通过上述分析,固体废物若严格按照上述处理方案执行,均能得到妥善处理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5、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项目运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未构成重大危险源,主要风险源有废水处理设施事故状态下的排污、医疗废物收集贮运过程存在的风险、病原微生物传播疾病的风险及化学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事故。在严格采取各项风险防范应急措施的情况下,环境风险可得到控制,风险影响程度可接受。 6、总量控制指标 项目不设置大气总量控制指标;项目投入运营后,近期生活污水和医疗污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水边河,废水量为43537.2t/a,其中CODCr 2.6123t/a,氨氮0.6531t/a。 因此,建议本项目近期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CODCr 2.6123t/a,氨氮0.6531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