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工地周围设置排水沟,建设沉砂池,使泥浆水、清洗废水经过沉淀处理后进行回用。施工人员生活废水依托院区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最终由西城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施工临时堆场设立挡土墙、排洪沟,尽可能减轻雨水对地面的冲刷,缓解水土流失。 (二)车辆和机械扬尘,采取洒水湿法抑尘以保持路面低尘负荷状态;利用洒水车及时对施工现场和进出场道路洒水,保持地面湿度;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应实行加盖蓬布或密闭运输,且可能产生粉尘的材料不能装得高于两边和尾部的挡板,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撒或泄漏;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或其它防治设施,防止洗车废水溢出工地 ;设置废水收集坑及沉砂池;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物料、渣土运输车辆,装载的物料、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工程建设期间,应在工地边界设置2米以上的围挡,围挡根据地方要求适当增加,围挡底端设置防溢座;对工地建筑结构施工架外侧设置有效抑尘的防尘网或防尘布;同时在工程建设期间所使用的具有粉尘逸散性的工程材料,砂石、土方或废弃物,应当密闭处理;若在工地内堆置,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覆盖防尘网等措施,防止风蚀起尘;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应采取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定期洒水、植被绿化。 (三)通过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中午(12:00-14:00)和夜间(22:00-7:00)禁止施工作业),避免多台高噪音施工机械同时作业,加强施工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来防治项目施工期噪声污染。 (四)外运施工弃土和弃渣时,应根据余泥渣土排放管理规定,到指定的受纳地点弃土。生活垃圾,定点设立专用容器收集,并按时每天清运,最终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实施后人民医院废水总排放量为265318.5m³/a,其中院区废水251229.5m³/a,职工宿舍住宿人员生活废水14089m³/a。 人民医院污水处理站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絮凝沉淀+消毒”的工艺,院区废水经院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中的预处理标准和英德市西城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中的较严值后,排入英德市西城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标后经何公坑排涝站排入北江。院区感染科门诊及病房产生的医疗废水经过科室预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后(采用活性氧消毒工艺),再与其他医疗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人民医院职工宿舍住宿人员生活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汇入英德市西城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后经何公坑排涝站排入北江。 从人民医院废水水质、人民医院现有污水处理站和英德市西城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剩余处理能力、处理工艺、处理达标可行性和区域管网建设情况综合分析可知,人民医院所采取的所采取的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且具有环境可行性,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2、大气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实施后人民医院废气主要有污水处理站恶臭废气、备用发电机尾气、食堂油烟、停车场汽车尾气和带病与微生物的气溶胶。 (1)污水处理站臭气 人民医院主要通过对格栅池、调节池等进行加盖密封,在污水处理站地面绿化、及时清运产生的污泥等措施来防治污水站恶臭产生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污染源核算和估算模式估算结果可知,人民医院污水处理站无组织排放的氨气和硫化氢能够达标排放,氨气和硫化氢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即人民医院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废气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2)厨房油烟 本项目食堂厨房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经专用烟道至所在建筑的屋顶排放,油烟的排放浓度能够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相关浓度限值的要求。项目油烟废气经治理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3)柴油发电机废气 本项目共设置5台备用柴油发电机,污染物SO2、NOX和烟尘的排放浓度能够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要求,尾气拟通过内置烟井引至建筑物楼顶排放,使用过程中对大气环境及院内影响较小。 (4)病原微生物气溶胶 项目在各空调系统的新风、回风管均设置过滤装置,新风口设在室外空气清洁而不受病区、卫生间、污物间的排风口、污水处理站、医疗废物收集点等污染源影响的地方;对特殊病区排放的废气,应收集过滤和消毒。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再经过较大空间的扩散稀释,病原微生物气溶胶不会对周围环境和敏感点产生不良影响。 (5)停车场机动车尾气 人民医院设有地面停车位312个,地下停车位126个。地面停车位汽车尾气为无组织排放,经自然通风、空气稀释后对周边影响较小;地下车库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将废气引至地面排放,地下车库换气率应不少于6次/时。通过自然通风、空气稀释和植物的净化作用,汽车尾气污染物CO、NOX、NMHC无组织排放浓度符合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的第二时段二级标准要求,对项目环境影响较小。 3、声环境影响 由预测结果可见,在采取了合理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减震、隔声、定期维护、实体围墙隔声、限制车速、禁止鸣笛等措施后,人民医院各边界噪声源贡献值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人民医院周边200m范围内的各敏感点的噪声预测值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即项目营运对项目周边声环境影响很小。 4、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 本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污水处理站污泥、医疗废液、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等。其中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属于一般固废,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站污泥和医疗废液属于危险固废。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危险废物委托清远市永合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处置。即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用地现状为医疗卫生用地,主要为人工生态系统,区域内没有重点保护的动植物,虽本项目的建设对原有的人工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但项目完工后通过有规划绿化可恢复部分植被和生物量,营造更加美好的人工生态环境。 6、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本项目运行过程存在一定的概率会发生环境风险事故。为了防范事故和减少危害,本项目企业应加强管理,结合本项目环境风险特点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一旦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和减缓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环境风险影响范围内居民的危害。总体上本项目建成后,在确保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的基础上,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是可防控的。 7、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废水、废气、固废等不设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8、大气防护距离 报告书根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本项目没有超标的排放源,因此,本项目不用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