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清远110千伏广东华电清远英德英红仙桥“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报告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审批机构拟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3年06月29日至2023年07月05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审批机构反映。
联系地址:市区金子山一号路政务服务中心二楼生态环境窗口,邮编:513000
联系电话:15917621465
传 真: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可对我审批机构拟作出的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清远110千伏广东华电清远英德英红仙桥“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工程 |
建设地点 | 广东清远英德市英红镇仙桥村 |
建设单位 | 广东清远华电发电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清远110千伏广东华电清远英德英红仙桥“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工程拟选址在英德市英红镇仙桥村,项目为新建工程。起点坐标为东经113度22分44.852秒,北纬24度15分28.285秒,终点坐标为东经113度22分17.048秒,北纬24度16分4.721秒。塔基永久占地面积1251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0万元,因广东华电清远英德英红仙桥农光互补发电项目送出需要,须建设一回路110kV线路至110kV仙桥站,输电线路总长度2.264公里。 项目建设内容为:线路采用架空+电缆建设方式,路径长1×2.264km,其中新建110kV单回架空线路长1×1.761km,新建110kV埋地电缆线路长1×0.503km(升压站侧长0.321km,110kV仙桥站侧长0.182km),共新建单回直线角钢塔2基,单回耐张角钢塔5基,双回耐张角钢塔1基。 距离项目选线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距离边导线投影处相对位置19米的武广新村一层楼房。 |
环评机构 | 广东环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一)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在夜间施工;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禁止夜间进行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合理布置施工设备,强噪声设备尽量远离噪声敏感建筑物布置;靠近居民区的施工区域设置围挡。 (二)使用商品混凝土,避免因混凝土拌制产生扬尘;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避免沿途漏撒;进出场地的车辆限制车速,场内道路、堆场及车辆进出时洒水,保持湿润,减少或避免产生扬尘;对裸露施工面等施工场地及临时堆土应及时覆盖、并洒水抑尘。 (三)尽量避免雨季开挖作业;修筑简易沉砂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喷洒降尘;施工人员就近租用民房或工屋,生活污水依托当地已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四)开挖多余的土石方回填后剩余部分在塔基附近找平,基本实现平衡;建筑垃圾由建设单位统一回收,然后运至市政部门指定场所妥善堆放处理;施工生活垃圾,及时清运或定期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 (五)加强施工期的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尽量避免雨季施工作业;对裸露的开挖面用苫布覆盖,尽量缩短暴露的时间,避免降雨时水流直接冲刷;施工过程中将生、熟土分开堆放,回填时先回填生土,再将熟土置于表层;施工完成后进行植被恢复,防治水土流失;施工完成后,对周围裸露的场地应通过播撒草籽进行植被绿化或硬化等措施对原土地进行恢复。 二、营运期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一)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废水产生,不会对附近水环境产生影响。 (二)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废气产生,不会对附近空气环境产生影响。 (三)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固体废物产生,对外环境无影响。 (四)在满足工程对导线机械物理特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噪声水平的导线、子导线分裂间距、绝缘子串组装型式,声噪声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要求。 (五)新建架空线路合理选择导线、金具及绝缘子等电气设备、设施,严格控制导线对地最小距离,使其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六)对塔基处加强植被的抚育和管护;在线路维护和检修中对树木不进行砍伐。 三、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不设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
公众参与情况 | 我局在受理公告期间未收到公众反馈意见。 |